以下是常见的做好基金数字化运营的方法:
1、场景一:线上运营与效果评估
我们选择拉新作为线上运营效果评估的典型场景来分析。拉新是许多基金公司都会遇到的难点,尤其是对于自身平台起步较晚的公司而言,整体的用户流量掌握在第三方代销平台手中。对于想要快速拉新的公司来说,平台有必要重新梳理自身的运营逻辑。
运营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维度,给每个渠道的链接打上不同标签,用于区分不同渠道来源的客户。
运营人员可基于此,分析各渠道获取的用户数量如何,用户在各个环节的转化率孰优孰劣,最后带来了多大的营收贡献,整体的效果也就能得到有效的评估。之后,运营团队会根据分析结果来调整各个获客渠道的投放比重,做到有的放矢。另外,结合多端数据打通,用户在多端行为的连续性也会得到提升。
2、场景二:基于业务场景的运营闭环构建
在精细化运营层面,基金公司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一个自有平台的核心 KPI 指标。我们的建议是,基金公司要构建一套基于业务场景的完整运营闭环,帮助精细化运营的实现与迭代。
假设某平台希望提升自有平台基金产品的交易金额,这个目标就会显得十分宏大。但如果把它做一个拆解,将其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实现,对于运营策略的搭建,条理将清晰很多。
第一步,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新用户,之后通过新手引导促进首次投资转化。第二步,我们可以持续培育已有的高价值用户,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投资转化。第三步,我们可以唤醒已经沉睡的僵尸用户,促进他们的投资回归。
可以明显看出,上述三个小目标分别瞄准了不同的用户群体,接下来,运营团队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进标签构建,完成对用户的深度洞察,并且针对群体用户的特征制定适合他们的运营策略。例如,对于新用户,我们可以通过引导阶段的签到奖励和投资机会提醒来加快他的投资转化速度。不同的策略制定下来后,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对自有 APP 平台进行迭代,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这也是自有平台一定会比第三方渠道拥有更大价值的根本原因。在触达方面,运营团队要以多种形式和规则,与用户建立联系。
最后,运营团队还需要对运营闭环的运行情况作出评估,重点关注目标效果、用户洞察反馈和策略规则迭代三个维度。
3、场景三:用户标签体系构建
在运营闭环的执行中,用户标签体系的构建尤为关键,这一步关系到我们对客户洞察的深度和准确性。对基金来说,我们可能更多地关心基础的数字,比如说持仓总额、交易总次数、事件偏好和模式特征等。以事件偏好为例,诸如用户最常投资的基金是哪几支、在平台上最常访问的板块是哪些以及最近一次的行为等,都在构建用户标签上有明确的参考价值。运营团队可以基于这些不同的特征,搭建出多样的标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