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里面除了事情复杂繁多,其人员身份也是多种多样的。就比如在机关单位中,除了有正常的行政编以外,参公管理的事业编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编制,那就是机关工勤编制。
什么是机关工勤?
机关工勤说白了就是从事驾驶、收发、打字等工作的人员。如按照《重庆市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机关工勤人员是指为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和生活提供服务,保障机关和职能部门正常运转,纳入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并由地方各级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不能登记为公务员,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工勤人员也不能过渡为参公人员。
这部分人员的角色主要为单位驾驶员、打字员、通讯员等,主要来源为退伍转业人员。随着机构改革、公务用车改革等各项工作的完成,机关工勤人员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事的工作基本上和公务员的工作差不多了。
目前对于工勤人员的政策均是逐年消化、逐步取消的政策,以后不再会有新增的机关工勤人员,退休一个就少一个。
目前对于机关工勤人员的管理均是实行聘用制,签订聘用合同。机关工勤人员的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职务等级,具体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岗位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如县级机关最高岗位等级不超过技师,乡镇机关最高岗位等级不超过高级工,指标非常少。因此,高级技师非常少见。在笔者之前工作过的单位里,到退休的当年才把技师职称解决掉。
机关工勤人员的工资和公务员类似,也是两年一档。年度考核合格后,每两年在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机关技术工人共有18个工资档次,机关普通工人19个。
总结起来:机关工勤人员有以下几个特点:1.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人的学历在高中、中专、中职等;2.待遇相比较于公务员要差很多,同等工龄条件下,工勤人员的待遇要比公务员的待遇差一大截,更不要说领导职务了;3.同比事业单位人员、机关行政人员,其地位较低,很多没有政策依据。如绩效、奖金等,有些地方会砍掉。
那机关工勤人员转为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吗?
机关工勤人员其身份为“工人”,既不是事业编制,也不是行政编制,属于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但是,也有极少数有转为领导干部的例子,具体操作就是聘任到事业单位,从工勤岗转为管理岗,再走提拔事业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