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造纸的材料有那些

2025-04-06 08:28:0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公元三到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不断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扩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纸。
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

回答2:

在我国商朝时,人们把文字一 笔一划地刻到龟甲和牛、羊、 猪等动物的肩胛骨上;随后, 人们又用规格一至的木片(又 称牍)和竹片(又称简)来书 写文章;以后,还用以丝织品 缣帛为纸来书写的办法。东汉 时期,随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竹简、缣帛越来越不适应书 写的需要。为了制造一种比较 理想的书写材料,蔡伦在前人 利用废丝绵造纸的基础上,采 用树皮、麻头、破布、废鱼网 为原料,成功地制造了一种既 轻便,又经济的纸张,总结出 一套较为完善的造纸方法,使 造纸技术有了悦跃的进步。公 元 105 年(元兴元年,汉和帝 刘肇年间),蔡伦将造成的纸 张献给朝廷,受到皇帝的赞扬 。从此,人们都用这种纸,并 在全国通称蔡伦造的纸为“蔡 侯纸”。 公元 8 世纪,我国已 经广泛使用纸,这后的几个世 纪中,我国将纸出口到亚洲各 个地方,并严保造纸秘密。公 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 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几个 中国造纸工匠。没过多久,造 纸业便在撒马尔罕和巴格达兴 起。就这样,造纸技术便逐渐 在阿拉伯世界各地传开,那里 开始广泛使用纸张,后又经阿 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据 史书记载,在蔡伦发明造纸术 后的 1000 多年,欧洲才建立第 一个造纸厂。虽然现代的造纸 工业已很发达,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伦造纸 的方法相同。造纸原料十分之 七八已为木浆所代替,但造高 级印刷纸、卷烟纸、宣纸和打 字蜡纸等,仍不外蔡伦所用的 破布、树皮、麻头、废鱼网等 原料。

回答3:

树皮、破布、鱼网之类的

回答4:

麻 树皮 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