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目动物的活动时间规律

特指昼夜活动规律
2025-04-06 06:45:2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楼上小马哥说的不对,不是昼伏夜出,是昼出夜伏!!蜻蜓生于水中,幼虫时在水中捕食小型动物,成虫后才会飞。。。蜻蜓晚上从来不乱活动,一般会在草叶上休息,白天阴天的时候或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活动最为频繁!尤其是每年的七八月份蜻蜓最多,经常会成群结队,数量庞大!!不过豆娘除外。。蜻蜓目里面常见的豆娘常生活在水边,很少会成群,最多就是三四只在一起,毕竟豆娘飞的有点慢,呵呵!!就拿夏天举例,旁晚8点的时候它们已经落在草叶上不动了,早上六点多露水下了之后才出来扑食!

回答2:

蜻蜓目的动物活动时间规律如下:
1. 蜻蜓目的动物喜欢生活在水边,幼虫时期在水中捕食小型动物,成虫后才会飞。
2. 蜻蜓目的动物晚上从来不乱活动,一般会在草叶上休息,白天阴天的时候或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活动最为频繁。
3. 蜻蜓目动物在每年的7-8月份活动最为频繁,此时是观察它们活动的最佳时期。
4. 蜻蜓目的动物在夏季的中午和下午最为活跃,此时也是它们活动的频繁期。
5. 蜻蜓目的动物在春秋季的清晨和上午也会活动,但相对其他时间较少。
6. 蜻蜓目的动物在冬季的寒潮天气会减少活动,但温度较高的天气仍然会出来活动。
7. 蜻蜓目的动物在天气阴沉的时候也会频繁出来活动,这是因为它们需要补充大量的水源。
8. 蜻蜓目的动物在水中孵化,经过幼虫、蛹的蜕变后成为成虫,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3年左右。
9. 蜻蜓目的动物在成虫时期可以飞行,并且飞行速度很快,可以远距离传播。
10. 蜻蜓目的动物在飞行时会进行捕食和繁殖,同时也会选择水源进行补充水分。
11. 蜻蜓目的动物在繁殖季节会选择水源进行繁殖,通常是雌性在水面上产卵,孵化后成为幼虫回到水中生活。
综上所述,蜻蜓目的动物活动时间规律受到时间、气候和水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回答3:

属于昼伏夜出,一般傍晚时活动较多,夜间极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