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量体温时必需把体温计的水银甩到35度以下

2025-04-17 14:33:2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因为人的体温,一般在腋下测量时也在35摄氏度以上,测量前,水银柱指示在35度以下,即使采用腋下测量的方式,水银膨胀时也能将断开处连接起来,所以甩的标准,只要在35度以下就行。

第一个体温计是伽利略在16世纪时发明的。但直到300年后才设计出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体温计。水银储存在末端的水银球内。当水银被加热时,它会发生膨胀,沿着非常狭窄的玻璃管上升。所以,体温的小小变化就会导致玻璃管内水银的大幅度上升。量完体温后,得用力甩动体温计,使水银回到水银球内。

扩展资料

一支水银体温计含汞约1克。被打碎后,外泄的汞全部蒸发,可使一间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间内空气汞的浓度达到22 .2毫克/立方米。中国规定汞在室内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 .01毫克/立方米。一般认为,人在汞浓度为1.2-8.5毫克/立方米的环境中就会很快引起汞中毒。

汞作为一种重金属,具有很强的毒性。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新斌表示,一旦汞蒸气被人吸入,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各器官组织,还可以通过血脑屏障,损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汞进入水体后转化成甲基 汞,尤其对正在发育的胎儿和婴儿危害巨大。并且甲基汞还会随着食物链上升而富集在动物和人体中,由此威胁到全球人类的健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银体温计

回答2:

在量体温时,必需将体温计的水银甩到35度以下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的体温读数。
水银体温计的测量原理是利用水银在体温的影响下发生体积变化来指示体温。在离开人体后,如果水银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水银体积会逐渐收缩,水银柱中断。这时,水银柱上的液面会有一个空洞,这个空洞就相当于一个标记,表示曾经达到的最高温度。
如果再次使用体温计时,如果上一次测得的温度高于35度,那么水银柱中断处以上的部分就会留存在头部毛细管膨大处,而不会随着水银柱的下降而下降,从而影响下一次的测量结果。
因此,在量体温时,必须将体温计的水银甩到35度以下,以确保水银柱上的液面与头部毛细管膨大处对齐,这样才不会影响测得的温度准确性。因此,甩的标准就是在35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