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证,作用

2025-04-19 18:03:2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首先我说一点对前面几位看法的意见。我国的土地立法比房产立法晚,所以很多地方对房产和土地权属的处理一般是“地随房走”,也就是说先办房产证再办土地证,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我本人是搞土地权属管理的,在我接触的案例中,房产管理要比土地管理宽松很多,也就是说,办理房产证时的审查没有办理土地证时严格。所以你的房产证办出来了,土地证办不了,这个情况也很普遍。
第三,从法律方面来说,你和原房主是否签订了买卖合同?是否是你们当地房产、土地管理部门规定的正规合同?是否已经将合同规定的价款全部支付?如果已经全部支付,且加上你的房产证已经办理并公告生效,那么根据保护第三者权益的原则,土地管理部门必须得给你办理土地证。
第四,私人意见。从你的说明来看,前一个土地证表面上是没有问题的。出让的土地使用权不存在再次出让的说法。除非是划拨土地使用权(以前的福利房、房改房很可能是划拨土地使用权),才存在出让的问题。但是土地证已经发出,是经过人民政府批准的,那么,个人意见,你如果提起行政诉讼或者民事诉讼,都是一告一个准。这是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典型。

1、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 土地证,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所有权。 2、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县级人民政府对集体所有的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3、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2003年,中国开始颁发林权证,其四项权益里,也包含了部分土地权益

回答2:

土地证,是土地所有者或者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法律依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国颁发的土地证书主要有三种:   
1、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 土地证,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所有权。 2、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县级人民政府对集体所有的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3、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2003年,中国开始颁发林权证,其四项权益里,也包含了部分土地权益

回答3:

亲属赠与,不过好像需要花点费用。
也可以办理更名,不过得需要一些繁琐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