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红鲌养殖成鱼放养的鱼种,主要应由养鱼单位自己培育,这样既可做到有计划地生产鱼种,在种类、数量和规格上满足放养的需要,又可避免因长途运输鱼种而造成鱼体伤亡,或者放养后发生鱼病,降低成活率及鱼病的传播蔓延。
本单位生产鱼种有以下几个途径:
(1)鱼种池专池培育:专池培育鱼种是解决鱼种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近几年来不断提高食用鱼饲养池的放养密度,单靠专池培育鱼种已无法适应食用鱼饲养池放养的需要。专塘培育的1龄鱼种,其重量占本塘总放养鱼种重量的40%~70%。
(2)食用鱼饲养池中套养鱼种:食用鱼饲养池套养鱼种,不仅能节约鱼种培育池面积,而且可以充分挖掘食用鱼饲养池的生产潜力,并能提高鱼种规格、节约劳力和资金。
套养翘嘴红鲌鱼种的食用鱼饲养池中,主要是以饲养鲢、鳙、鲂及草鱼为主。一般每亩放8.3~10厘米大规格鲢鱼夏花1000~1200尾;鳙鱼亩放600~750尾,鲢、鳙成活率可达85%以上,翘嘴红鲌的套养密度为每亩150~200尾。在食用鱼饲养池中套养翘嘴红鲌鱼种,翘嘴红鲌的重量占本塘放养鱼种总重量的8%~10%即可。
(3)食用鱼饲养池中留塘鱼种:食用鱼饲养池由于高密度饲养,出塘时有90%以上的养殖鱼类达到上市商品规格,有10%左右的鱼转入第二年养殖。这部分留塘鱼种,第二年可提前轮捕上市,这既可繁荣市场,又可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是食用鱼养殖放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野生捕捞的鱼种:现在仍有许多养殖户尤其是靠近湖泊附近的养殖户会在江河湖泊中捕捞或购买一部分野生的苗种资源,但要注意的是野生苗种中有一种戴氏红鲌(又叫青梢红鲌),在苗种期外形与翘嘴红鲌非常相似,但生长速度要慢得多,如不小心买到或捕捞到,则损失惨重。因此,购买野生苗种还存在着种质的风险,购买时需要特别注意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