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影响到东南亚、南亚和东非地区10多个国家,造成近15万人死亡。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灾情最为严重。以下是各主要受灾国的基本情况。
印度尼西亚
素有“千岛之国”之称的印度尼西亚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为190多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4716公里。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2.1亿人口散居在约6000个岛屿上。印尼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总人口的45%。全国约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
印尼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矾土、镍、铜和金、银等。农业是印尼的支柱产业。旅游业是近年来印尼政府优先发展的新兴行业,成为印尼外汇的重要来源。印尼还是一个火山之国,共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00多座。
截至1月4日,印尼已有9.4万无辜生命被海啸灾难无情吞噬,其中包括一些观光的外国游客。印尼的亚齐省受灾最为严重。
斯里兰卡
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的斯里兰卡是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面积6.5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1300多公里,人口1900万,其中僧伽罗族占81.9%,泰米尔族占9.5%。国民大多信奉佛教。
斯里兰卡是一个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茶叶、橡胶和椰子是斯里兰卡国民收入的三大支柱。首都科伦坡是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旅游业是斯里兰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客主要来自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和印度。
截至1月4日,斯里兰卡已有超过3万人在海啸中丧生,另有5540人失踪。
印度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7000公里,人口10.2亿。印度是个民族和宗教众多的国家,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印度经济增长势头较快,国内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和服务业是印度最大的经济部门。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达到相当水平,软件技术享誉全球。此外,旅游业收入逐年增加,已成为印度第六大创汇部门。
截至1月4日,印度已有9000多人在海啸中丧生,另有5000多人失踪。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受灾最为严重,死亡人数约为7800人。
泰国
泰国地处中南半岛中南部,西南濒印度洋。国土面积为51.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2600公里,人口6300多万。泰国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占人口总数的40%,老族占35%。90%以上的泰国人信奉佛教。
泰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泰国的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年产达21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泰国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迅猛,2002年赴泰外国游客达1087万人次。
截至1月4日,泰国已有5246人在海啸中丧生,另有8457人受伤,4499人失踪。在泰南6府中,伤亡人数最多的3个府是攀牙府、甲米府和普吉府。(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3%A1%B6%C8%D1%F3%BA%A3%D0%A5&in=5171&cl=2&cm=1&sc=0&lm=-1&pn=130&rn=1&di=2299474300&ln=2000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3%A1%B6%C8%D1%F3%BA%A3%D0%A5&in=4443&cl=2&cm=1&sc=0&lm=-1&pn=125&rn=1&di=2062312060&ln=2000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3%A1%B6%C8%D1%F3%BA%A3%D0%A5&in=20392&cl=2&cm=1&sc=0&lm=-1&pn=109&rn=1&di=2076437888&ln=2000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3%A1%B6%C8%D1%F3%BA%A3%D0%A5&in=20392&cl=2&cm=1&sc=0&lm=-1&pn=108&rn=1&di=1947954008&ln=2000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3%A1%B6%C8%D1%F3%BA%A3%D0%A5&in=14999&cl=2&cm=1&sc=0&lm=-1&pn=94&rn=1&di=2168120020&ln=2000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3%A1%B6%C8%D1%F3%BA%A3%D0%A5&in=16428&cl=2&cm=1&sc=0&lm=-1&pn=41&rn=1&di=1250620936&ln=2000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3%A1%B6%C8%D1%F3%BA%A3%D0%A5&in=8853&cl=2&cm=1&sc=0&lm=-1&pn=42&rn=1&di=2261583740&ln=2000
解读印度洋大地震
日期:2004-12-28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6日上午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7个亚洲国家和1个非洲国家,造成万余人丧生。为什么这次地震震级如此之强、波及面如此之广、并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就这些问题,各国地震专家分别做出解读。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认为,这次地震是一次发生在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苏门答腊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边缘,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通过长时间积累,蓄积了巨大能量,最后这些能量集中释放出来,这就是此次大地震的直接原因。张晓东介绍说,此次地震中断层移动导致断层间产生一个空洞,当海水填充这个空洞时产生出巨大的海水波动。这种波动从深海传至浅海时,海浪陡然升到十几米高,并以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形成海啸。
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戴维•布思将此次地震引发海啸的过程比喻为在海底划动着一支巨大的桨。“一个巨大的水柱在移动,我们说的是数十亿吨水(的一个大水柱)。这是一种异常巨大的扰动。”布思说,“这一水柱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移动,并很快从震中传递到斯里兰卡,造成那里惨重的人员伤亡。”
美国地质学家布鲁斯•普雷斯格雷夫解释此次大海啸的原因时说:“此类发生在浅海的大地震能使整个海底因此摇摆震动……就像你在搅动浴缸中的水,地震引起的波涌能波及整个大洋。”美国地质调查局已经根据震级将此次地震列为有纪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
虽然此次地震震级很高,并使周边地区都有震感,但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主要是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灾难造成的绝大多数人员伤亡都与海啸有关。对此,美国地质调查局信息中心的专家韦弗利•帕森指出,如果以前在印度洋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如果能居安思危给人们提供防护教育,这场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目前,在印度洋沿岸,竟然没有一个海啸预警中心。帕森认为,这显然是因为印度洋很少出现海啸,使印度洋沿岸国家减低了防范意识,致使“这次海啸袭击的许多地方的居民根本没有任何海啸知识”。
意大利国家地质研究所主管恩佐•博斯基在接受意大利国家电台采访时说,这场地震“让整个地球都在振动”,颤动之强,甚至扰乱了地球磁场。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ydy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