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十二五 交通规划图

2025-04-18 04:33: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基础设施

——继续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按照实现所有县市区30分钟上高速公路、服从国家高速公路“十二五”规划、满足主要大交通流、成线成网有序推进原则,在着力抓好在建项目建设的同时,保持高速公路发展适度超前,建设规模合理,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公路运输大通道,实现相邻市州间以高速公路直接连通,全省100%县(市、区)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到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7200公里左右,确保达到6643公里以上。

——强化国省道改造,按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线成网、外通内畅、有序推进的原则,优化干线公路网络布局,提升干线公路平均技术等级。实现相邻县(市、区)之间至少一条二级公路连接,与周边省(市、区)的省际公路通道和各市(州)骨架公路网基本达到二级公路标准,重点景区实现通二级公路。至2015年底,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将达到50000公里左右,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力争达到28000公里左右,确保达到23000公里以上。

——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优化农村公路网络,确保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有效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延伸客运通达深度,满足农村基本运输需求,加强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逐步形成统筹城乡、方便快捷的农村客运网络。到2015年底,全省农村公路力争达到200000公里左右,确保达到190000公里以上。

——加快推进枢纽站场建设及现代物流业发展,借鉴国内外综合运输枢纽先进建设模式,启动长沙机场地区和高铁地区综合枢纽建设,将其率先打造成集公铁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零距离换乘、无缝衔接”枢纽,逐步在全省形成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结构完善、衔接顺畅的公路客运系统和物流运输系统。到2015年底,省、市两级道路运输信息管理中心全部建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货运输站场建成率力争达到50%、40%,确保达到30%、20%。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力争达到220个,确保达到210个,二级以上汽车货运站力争达到33个,确保达到20个。乡镇建成农村客运站力争达到82%,确保达到77%,农村客运招呼站覆盖率力争达到50%,确保达到30%。

——重点打造湘江、沅水等主要干线高等级航道网,开工建设岳阳城陵矶综合枢纽工程项目,加强长江黄金水道、湘江及环洞庭湖港口建设,拓展港口功能。至2015年底,1000吨级及以上航道达到971公里,其中,新增2000吨级航道377公里,1000吨级及以上港口泊位达到132个,实现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中湘江87.5%达到规划标准,沅水(省境)67.7%达到规化。

物流通道

优化南北物流通道(主要线路包括京广铁路、洛湛铁路、京港澳高速、京港澳复线、二广高速、G107国道及湘江航道等)、东西物流通道(主要线路包括沪昆铁路、湘桂铁路、衡茶吉铁路、沪昆高速等)和湘西北物流通道(主要线路包括焦柳铁路、杭瑞高速、包茂高速等)。

公路建设

按照实现所有县市区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原则,将桑植至张家界47公里、马迹塘至安化67公里、武冈至靖州(城步)79公里3条高速公路共计193公里纳入“十二五”高速公路第一优先新开工建设项目,并列入2011年开工计划;按照服从国家高速公路“十二五”规划、满足主要交通大流量、成线成网有序推进原则,对其他“十二五”规划高速公路,经过计算的综合权重进行排序,确定将醴陵至韶山(湘乡)123公里、宁乡至韶山(湘乡)69公里、安乡至慈利122公里、茶陵至常宁143公里、南县至益阳88公里、白仓至新宁80公里6条高速公路共计625公里纳入“十二五”高速公路新开工建成项目;考虑到今年京港澳复线湘潭至衡阳西高速公路可建成通车,京港澳湘潭至衡阳段改扩建具备交通分流条件,将京港澳高速公路湘潭至衡阳段117公里以及莲易路莲花冲至株洲东段30公里高速公路和18公里一级公路纳入“十二五”高速公路改扩建新开工建成项目。

高速公路

“十二五”期确保开工建成桑植至张家界、马迹塘至安化、武冈至靖州(城步)3条高速公路共计193公里,实现“十二五”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643公里。

路网改造

“十二五”期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总规模10074公里,其中新开工5368公里,包括新改建一级公路968公里、二级公路4379公里,新建桥梁34座20939延米;另续建“十一五”跨“十二五”项目4706公里,包括新改建一级公路196公里、二级公路3636公里、三级公路866公里,新建桥梁9座7810延米。国省干线危桥改造559座28879延米;安保工程12854公里;灾害防治1250公里。

农村公路

“十二五”期完成35000公里通畅工程,到“十二五”末,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实施安保工程112225公里,完成危桥改建2280座、渡改桥1310座,增强农村公路服务水平。

道路运输站场

“十二五”期建设省、市道路运输信息管理中心15个,新改建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82个(其中长沙机场地区综合客运枢纽1个和高铁地区综合客运枢纽13个),新建二级以上汽车货运站(含物流中心)29个,新建农村客运站500个,新建农村客运招呼站10000个。

危桥改造

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十二五”期间我省着力集中完成现有四、五类危桥和新增四、五类危桥的改造任务,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新增危桥改造11070延米/456座。

水上交通
重点整治长沙至城陵矶2000吨级航道,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株洲航电枢纽二线船闸、大源渡航电枢纽二线船闸,确保湘江大源渡至城陵矶377公里航道达2000吨级标准、近尾洲至衡阳89公里航道达1000吨级标准,开工建设岳阳城陵矶综合枢纽和涟水复航工程,做好湘桂运河通航工程前期研究,将湘江打造成水深稳定、通江达海的出省大通道;整治沅水500吨级航道326公里;整治澧水张家界旅游航道10公里;建设三江口至茅草街1000吨级航道168公里。到2015年底,预计全省航道总里程为11968公里,其中1000吨级及以上航道达到971公里,新增2000吨级航道377公里。湘江松柏至衡阳58公里航段和大源渡至城陵矶377公里航段分别达到1000吨级和2000吨级航道标准,沅水中下游辰溪至常德312公里航段和常德至鲇鱼口192公里航段分别达到500吨级和1000吨级航道标准,实现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中湘江87.5%达到规划标准,沅水(省境)67.7%达到规划标准。

建设以长株潭港口群和岳阳港为中心的港口体系
重点建设长沙港霞凝港区三期工程、株洲港铜塘湾港区一期工程、湘潭港易俗河港区1000吨级码头工程及岳阳港湘阴港区城关作业区二期工程等23个项目,形成集装箱、铁矿石、烟花鞭炮等重点货种运输港口的专业化、集约化布局。至2015年底,全省港口1000吨级及以上港口泊位达到12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