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牛肉汤的典故

2025-04-10 09:53:3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汉文帝十六年(164年),刘安被册封为淮南王。相传,王府御厨刘道厨艺高超,刘府上下均称其“老刘头”。淮南王于八公山上炼制仙丹,可佳肴送到山上时早已凉而无味。

老刘头看到淮南王凉膳充饥,日渐消瘦,不禁冥思苦想,终出一策。老刘头率众家丁杀牛取骨,甄选草药及卤料熬制成汤汁,并备好牛肉、粉丝等配菜与汤汁一同担上山去。由于油覆汤表,久热不散。淮南王尝后赞不绝口,牛肉汤便成刘府秘膳,后流入民间,代代相传。

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据兵八公山,攻打寿春(今寿县),寿春守将刘仁瞻军纪严明,守城如命,尽管赵部顽强作战,仍屡攻不下,久之,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赵匡胤反被兵困南塘。

地方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把自家耕牛纷纷宰杀掉,煮成大锅汤,送进赵营,官兵喝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破寿春城。后周显德六年(959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登基,始终忘不了南塘的牛肉汤。因此,民间称之为“神汤”、“救驾汤”。

扩展资料:

淮南牛肉汤起源有宋代赵匡胤和淮南王刘安两种说法。

西汉,《淮南子·齐俗训》记载:“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

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翰林大学士、淮南人张政深研百草,擅长美食,曾任宫廷御膳高官。告老还乡后,将清宫秘方流传后人。

淮南牛肉汤,安徽菜沿淮片的代表之一,是苏豫鲁皖沪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

淮南牛肉汤具有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有咸汤、甜汤之分。咸的牛肉汤肉肥汤鲜,特别是加上葱段后,滋味更鲜。

不黑汤,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丝和干丝;甜牛肉汤是指没加盐的牛肉汤,或者加少量盐的牛肉汤,其味清爽,滋味醇厚。

2011年6月,由中国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淮南首个集体商标“淮南牛肉汤”成功注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南牛肉汤



回答2:

汉文帝十六年(164年),刘安被册封为淮南王。相传,王府御厨刘道厨艺高超,刘府上下均称其“老刘头”。淮南王于八公山上炼制仙丹,可佳肴送到山上时早已凉而无味。

老刘头看到淮南王凉膳充饥,日渐消瘦,不禁冥思苦想,终出一策。老刘头率众家丁杀牛取骨,甄选草药及卤料熬制成汤汁,并备好牛肉、粉丝等配菜与汤汁一同担上山去。由于油覆汤表,久热不散。淮南王尝后赞不绝口,牛肉汤便成刘府秘膳,后流入民间,代代相传。


扩展资料:

菜品特色

淮南牛肉汤是安徽菜(沿淮片)的代表之一,具有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淮南牛肉汤选料讲究,取制江淮一带的黄牛为原料,用牛骨头熬汤。

煮牛肉时必须浸泡血污,内脏清洗干净,方可下锅同煮,还用自制的牛油,将炸制好的淮椒做成红油。另外,选用几十种滋补药材及卤料按一定的比例,经传统工艺炮制制作而成。

淮南牛肉汤有咸汤、甜汤之分。咸的牛肉汤肉肥汤鲜,特别是加上葱段后,滋味更鲜。不黑汤,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丝和干丝;甜牛肉汤是指没加盐的牛肉汤,或者加少量盐的牛肉汤,其味清爽,滋味醇厚。

营养价值

淮南牛肉汤高营养、高热能、低糖、低脂肪。冬季可抵御寒冷,夏季可大汗淋漓。牛肉中的肌氨酸、维生素B6,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

肉毒碱用于支持脂肪的新陈代谢,产生支链氨基酸;钾、锌、蛋白质促进肌肉的生长;亚油酸可以作为抗氧化剂;丙胺酸从饮食的蛋白质中产生糖分;维生素B12对细胞的产生至关重要,能促进支链氨基酸的新陈代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南牛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