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资产减值损失和存货跌价准备的理解

2025-04-09 11:55:0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就是损益类科目,不是备抵科目,其性质属于“损失”类,记借方表示增加,记贷方表示减少,期末结转后无期末余额——就跟公允价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的性质差不多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才是备抵科目,具体来说,就是相关存货科目(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资产科目)的备抵科目(借贷方向与相应科目相反),在编制报表时,用相应存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该备抵科目的期末余额之后,填列到资产负的存货栏 这样备抵科目计提之后期末有余额的——就跟累计折旧,坏账准备科目差不多

回答2: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原成本,而对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种稳健处理。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