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石田三成说讨伐逆贼德川家康,大谷吉继说了句逆天而行,他怎么知道西军一定会输?

2025-04-03 10:25:3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先说家康 , 家康是当时最大的诸侯 , 任五大老之首丰,总理政务 , 丰臣秀吉和前田利家死后 , 家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
关原合战时 , 因次子秀忠带领德川家主力迟到 , 整个战役由关东大名(丰臣旧部 , 当时帮助家康)参与便取得了胜利
再说三成 ,
1. 石田三成空有才华却没有器量, 在关原合战之前 ,关东的各个大名早已被他得罪了一遍,失人和
2. 大阪方面淀殿将此次合战定义为家臣之间的争斗 , 既不支持家康 , 也不支持三成 , 可谓师出无名
3. 战前三成欲将伏见城内的各大名的妻小抓来为质 , 并导致了细川忠兴妻子自杀 , 人人共愤
4. 合战之时 , 小早川秀秋在关键时反叛 , 毛利辉元被己方吉川广家阻碍 , 导致在战场上几乎寸步难行 , 这两大实力未能发挥战力 , 对西军是非常大的削弱

回答2:

石田三成本人军事能力不强,而且除了德川家康及其家臣外,还有许多原是丰臣秀吉的家臣(如福岛正则)因为厌恶石田三成而参加东军。所以西军尽管数量上不吃亏,可实际的战斗力就差了一点。
有人分析了石田与武将们关系恶劣的的一些原因:
1、石田三成的对人态度
石田三成对人态度是很两极化的,对正直、清廉的人态度良好,相反的对于罪人、小人或做出让他觉得不齿的行为之人态度就很冷淡,如在文禄.庆长之役中,三成目睹加藤清正与福岛正则虐杀手无缚鸡之力的朝鲜人的画面,原本就与该两人处的不是很好,经过此事件更是雪上加霜。
2、丰臣秀吉的征伐态度
自丰臣秀吉发现朝鲜国王并无臣服意愿时,渡海助阵的意愿便降低许多,但秀吉表面上仍表明说他要去,可是到最后几乎都还是没去,而在朝鲜的部队依旧在奋战,此情况重演了好几遍,自然而然前线许多部队就误以为这是丰臣秀吉委任在朝鲜指挥的石田三成、寺泽广高等奉行的意思(即为不让秀吉来朝鲜,因为总大将参战与否会影响到整个军团士气),因而成为许多武将的敌视对象。
3、朝鲜之役的赏罚问题
石田三成是由武将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决定奖赏(秀吉委任奉行至朝鲜监督),可是因为之前丰臣秀吉渡海问题已造成多名武将敌视,便有些人对三成给自己的奖赏感到不满,也有立下战功但不从军令而被三成扣赏的人(如小早川秀秋),也同样敌视三成。
4、丰臣秀次的相关事件
由于石田三成负责调查丰臣秀次的罪行,调查中有意无意牵连了一些平日对立的权势大名家,如浅野长政、细川忠兴、最上氏、伊达氏、黑田氏和小早川氏。小早川秀秋更是因为秀次事件受到牵连而被没收丹波龟山十万石领地。除此之外,有人认为是三成与丰臣秀吉联手为了丰臣秀赖的未来铺路而找理由处理掉秀次(事实上三成一直在找证据帮秀次脱困),导致关原时期三成对秀秋开出战胜家康可在秀赖成人前当关白的条件时,让秀秋担心当上关白总有一天也会被三成处理掉的阴影,再加上朝鲜事件,秀秋在关原之战会背叛到东军的理由就很充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