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025-03-29 22:57:0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是以命运共同体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共同目标。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在洞察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前进方向作出前瞻性思考,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和总路径,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这展现了中国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为国际社会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开辟了新前景。


二是以共同利益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利益交融不断深化,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环境、谋求共同发展繁荣的现实需求和政治意愿也日益增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用整体而不是割裂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国际关系,倡导各国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将维护和促进人类共同利益作为看待和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出发点,强调“计利当计天下利”,主张各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断凝聚和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不同文化传统国家和平共处、和谐共生。这把握了时代脉搏,为国际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以共赢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被奉为圭臬,你输我赢、赢者通吃被视作天经地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超越了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等旧观念,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坚持正确义利观,在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兼顾各方利益,在谋求自身发展同时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实现双赢、多赢、共赢。这顺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四是以合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当前,国际社会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各国既面临大国对抗风险下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等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也面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单打独斗维护不了自身安全,以邻为壑、结盟对抗更没有出路,同舟共济、共享机遇、共迎挑战是各国处理相互关系的唯一正确选择。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站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审视国际关系,倡导以对话取代对立、以合作取代对抗,主张各国通过不断扩大互利合作,有效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协力解决关乎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问题。这指明了新形势下国际关系发展的正确路径,为国际社会扩大交流合作、避免冲突对抗注入强劲动力。

回答2:

经济上,要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前景。今年联合国将制定2015年后发展议程,世界上还有十几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诸多矛盾热点的根源所在。各国应树立利益共同体意识,在共同发展中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
秉持这一理念,中国大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和优先,契合亚欧大陆的实际需要。中国倡议成立亚投银行正当其时,一些域外发达国家也纷纷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将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
我们愿同各方一道建好亚投行,用好丝路基金,建设多条富有生机活力的经济走廊。从陆上和海上两个方向,产生广阔辐射效应,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欢迎各方参与合作。
安全上,要营造各国共享安全的新局面。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和平来之不易,维护和平尚需努力。我们应运作好联合国宪章确立的止战维和安全保障机制,发挥好联合国及安理会的作用,提升预防冲突能力。进一步摒弃冷战思维,树立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的观念,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家间争端,走出一条各国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
中国积极参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已经派出近3万人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久前派遣的一支700人步兵营已经抵达南苏丹参与维和。我们以负责任态度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开展护航,迄今已派出19批护航编队为5800多艘国际船舶保驾护航。
开展双多边防务安全交流合作。坚持通过和平方式处理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已同14个邻国中的12个国家彻底解决陆地边界问题。倡导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得到地区多数国家理解支持。参与打击恐怖主义、维护网络安全、抗击传染疾病等国际合作,在安全事务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回答3:

回答4: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