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福年,周天子威信大不如前,再也不能号令 诸侯了。各国诸侯,为了争夺劳力、掠夺财富和兼并 土地,都企图做天下霸主,迫使所有诸侯国俯首纳贡。 这样,大国争霸的斗争就不可避免地提上了历史的日 程。
齐桓公在国力强盛之后,便在诸侯之间积极展开 了争霸活动。公元前684年,首先起兵进攻西南方的 鲁国,鲁军在长勺(shao韶,今山东莱芜北)应战。鲁庄公采纳曹刿(gui贵)的建议,等齐军气衰之后,进行反击, 大败齐师,使其争霸受挫。但此后,桓公接连三次出兵 伐鲁,都取得了胜利,夺取了鲁国不少土地。公元前 681年,齐桓公召鲁庄公在柯(今山东阿城附近)举行会 盟,并按约归还了鲁国的失地,使桓公在诸侯中赢得 了很大声誉。在短期内,齐桓公还接连征服了郯(tan 谈, 今山东郯城西北)、 遂(今山东肥城南)、莒、徐 (今江苏泗洪东南)、莱(今山东黄县东南)等国,据说臣服于齐的小国达三十一个。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等在鄄(juan绢,今山东鄄城北)会盟,诸侯们共推齐桓公为霸主,齐国开始称霸。
春秋以来,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山戎和狄族的势力强大起来,并经常骚扰燕、邢、卫等国。齐桓公在 “尊王攘夷”的口号下,联合燕国打败山戎,又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的扰害,为邢国和卫国筑起了新的城邑,使“邢迁如旧,卫国忘亡”,在诸侯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齐桓公争得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后,进而向南发 展势力,要使南方的楚国也承认齐国的霸权。公元前 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 等八个诸侯国联军,首先讨伐依附楚的蔡国,蔡人望 风溃逃。于是乘胜向楚国进军。楚成王见齐军来势甚 猛,一面亲率大军迎战,一面派大夫屈完与齐讲和。 齐桓公见楚方无隙可乘,便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与楚 订立盟约,使楚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此后,齐桓公 几次大会诸侯,还有一次拥立周襄王,尊崇周天子的 活动。公元前651年,葵丘之会,周天子也派人参加 了,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