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控制 与编码器 变频器 伺服电机的关系

2025-04-08 18:38:0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张力控制是指在卷取或拉伸过程中,通过控制张力大小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张力控制系统中,编码器、变频器和伺服电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角度和速度的装置,可以将机械运动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在张力控制系统中,编码器可以用来测量卷取或拉伸轴的转速和位置,从而实现对张力的精确控制。
变频器是一种用于调节电机转速的装置,可以通过改变电机的频率来控制其转速。在张力控制系统中,变频器可以根据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实时调节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张力的大小。
伺服电机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响应速度和高控制精度的电机,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精确地控制转速和位置。在张力控制系统中,伺服电机可以通过变频器和编码器的配合,实现对张力的高精度控制。
综上所述,编码器、变频器和伺服电机在张力控制系统中密切相关,它们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对张力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回答2:

张力控制多在纺织、印刷行业居多。
可以通过变频来控制,也可以通过伺服来控制,通常情况下变频控制的精度相对低些,伺服控制的精度相对高些。但如果从成本考虑,大功率的控制通常都采用变频控制。
如果用变频控制,那变频器后端驱动的是普通三相感应电机,或者变频电机。
如果用伺服控制,那伺服放大器后端驱动则是伺服电机。
伺服控制,本身内置编码器,可以不用考虑。
而变频控制,可以通过加装编码器,来增加控制精度,减少控制误差。
另外,张力控制算一种大滞后系统,难以做到很好的控制效果,所以不管用变频还是伺服,好的控制算法才是王道。

回答3:

1,编码器与变频器构成闭环;
2,编码器作为电机运转正反与旋转位置的检测.
两种搞法的硬件要求是不同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编码器(encoder)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回答4:

为什么不直接采购张力传感器测量出张力,通过与设定的张力比较再进行控制?编码器的弊端是如果材料打滑,计算出的张力就不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