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是五百年前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传世之作。自从这幅传世之作问世以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五百多年来,人们对于“微笑”的新解层出不穷。诸如微笑不露皓齿是因原型虽典雅美丽却口齿不齐;原型因陷入失恋境遇,忧郁寡欢,难掩凄楚之态;更有甚者,把蒙娜丽莎从大家闺秀的宝座上推落下来,把原型贬为妓女,故而微笑中带着讥嘲和揶揄。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就没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己没长门牙。”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次中风次,请看,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在人们关注“蒙娜丽莎”微笑的同时,更关注她的真实身份。
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博士认为蒙娜丽莎不仅是一位少妇,而且是一为怀孕的少妇。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而更为叫绝的是,一位性专家专家推测:新婚不久的蒙娜丽莎刚刚经历了一次性高潮,所以才表现出令世人倾倒的微笑。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不是见解独到,令人叹为观止。
近来,德国海德堡大学专家在图书馆的历史文件书页旁注笔记中偶然获得了一个最新线索,终于揭开了蒙娜丽莎的身世之谜。这位海德堡大学专家宣称,通过分析图书馆内一本大约有五百年历史的藏书页空白处潦草的笔记,他们可以确认,这位有着神秘微笑的女子的闺名叫作丽莎.盖拉尔迪尼,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富商弗朗切斯科.德焦孔多的妻子。言下之意,蒙娜丽莎无疑是一位美丽的少妇。
英国《每日电讯报》15日援引图书馆发表的声明称,“有了这份发现,所有关于蒙娜丽莎身份的疑团都能解开。”海德堡大学图书馆馆长维埃特.普罗布斯特在德国某电视访谈时证实,这份文件由大学笔迹部负责人阿迈恩.施勒希特博士两年半前发现。文件原所有者阿戈斯蒂诺.韦斯普奇与达芬奇熟识,是当时佛罗伦萨政府官员。他文件空白处所留笔记中,把达芬奇比作古希腊艺术家阿佩莱斯,说达芬奇正同时创作三幅作品,其中之一便是丽莎.德焦孔多的画像。
这个文件标注日期为1503年10月,与许多专家判断作品完成的大致时间1503年至1506年间刚好吻合。但这份文件在图书馆公共藏书目录中早有显示,而在这位海德堡大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之前并未受到关注。
蒙娜丽莎的身世之谜破解之后,许多艺术家们评论,海德堡大学的发现是一个突破。“再没有任何理由就画中女人的身份争论了,”莱比锡大学艺术史学家弗兰克.策尔纳接受某德国电台采访时说,“如果我们早点发现,这几年就没有必要再出那么多书争论蒙娜丽莎的身份了。”
据图书馆发言人介绍说,意大利人乔治.瓦沙里在1550年第一次把丽莎.盖拉尔迪尼与《蒙娜丽莎》联系起来。但因为距离作品完成时间已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瓦沙里说法的可靠性曾受到怀疑。
《蒙娜丽莎》是法国巴黎罗浮宫,即卢浮宫的镇馆之宝,也被称为“德焦孔多夫人”,这个姓氏在意大利语中有欢欣快乐之意。
图书馆发言人说,十六世纪的相关证明文件稀少,这给不同版本的“蒙娜丽莎身份说”留下了许多发挥空间。
此前,学术界和民间都流传各种有关蒙娜丽莎身份的说法。有人说画中人是当时佛罗伦萨的一位名妓,也有人说她是达芬奇的母亲,热销小说《达芬奇密码》中说这是达芬奇的女版自画像,还有人说她并无原型,是结合了画家心中完美特征的理想女性典型。
意大利《共和国报》2007年曾报道说,意大利研究者朱塞佩.帕朗蒂曾在佛罗伦萨一所教堂的档案文件里发现了一张死亡通知单,上面有“弗朗切斯科.德焦孔多之妻,死于1542年7月15日,埋葬在圣奥尔索拉(修道院)”字样。据帕朗蒂考证,画中女子是达芬奇父亲朋友的妻子,她与达芬奇一家还是邻居。帕朗蒂是《蒙娜丽莎揭秘:莱昂纳多的模特的真实身份》一书作者,他整理佛罗伦萨的档案文件已有近三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