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什么风俗?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

2025-04-17 13:43:2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换花节: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是琼山府城一年一度的独具风味的大盛会,换花节原是琼山特有的民间节日,历史悠久,但是以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如今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换花,其活动的形式、规模、范围、区域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着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

军坡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

三月三: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儋州民间歌节:每年中秋为儋洲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

海南欢乐节: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

古万洲婚姻习俗:古万洲所在地就是今天的万宁。古万洲的婚姻习俗很有讲究,从订到结婚要以历几个比

较复杂的过程:
  第一步是"定礼"。必须送槟榔,凡是女子受聘某家就叫做"吃某氏槟榔";
  每二步是"纳币"。这里包括送银元礼物到女方,同时,将男女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请算命生先推算,男女双方是否"相克"如不相克,则可订婚,
  第三步是"择吉清期"。也就是选择吉祥之日成婚。在择吉之时,还需向女方送聘礼,可以送金、银首饰、手镯、钱物,也可送猎、酒、米等。结婚日期一般由男方提出。如果女方家中无丧事或重大变故,一般不能拒绝;
  第四步是"成婚"。
  结婚的这天,新郎必须亲自来接新娘,新娘坐八抬大花娇,并请乐队吹吹打打举行大宴,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并送钱为礼物,新娘到了新郎家后,先"拜堂", 拜堂行三跪九叩首大礼,然后在上吃"合登酒",酒喝三杯就行,到夜晚入洞房。第二天夫妇双双到大堂上拜见新郎父母,第三天"回门",即新夫妇回访娘家,拜见岳父岳母
海南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不一样,
黎族的“跳竹竿”

  是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跳竹竿时,8跟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由4-8名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参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边跳舞一边由小声到大声地喊着:“哎--喂、哎--喂”,大大增添了热烈气氛。

  黎族婚俗黎族青年的婚恋别具特色,按照黎族习俗,村子里的姑娘长到十六岁,就要搬出父母的住房,单独住在离父母不远的闺房内。闺房多为茅草房,内放一张大床。住进闺房的姑娘便开始了自由恋爱。年轻的小伙子可以随意到闺词语民姑娘聊天、玩耍,姑娘喜欢上的小伙子就留宿房中,不喜欢就让他离开。被姑娘逐喜欢上的小伙子经闺女房的自由恋爱之后,由父母正式上门提亲。提亲时要带上一些姑娘爱穿的衣服和槟榔。槟榔是求婚最重要的礼物,带少了姑娘家会不满意。等到正式举行婚礼时,十分热闹,有伴娘与伴郎山歌,有新婚夫妇在欢乐声中饮幸福酒,还有“逗娘”活动,全村人杀猎宰羊在一起庆贺

回答2:

海南省黎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爱情节,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黎族“三月三”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三有三”的活动有:赛歌会、簧火晚会、彩车比赛、花灯展览、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男女青年对歌、民族歌舞表演及经贸活动等。如今黎族“三月三”节成了丰富旅游产品、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盛会,每年都吸引数万国内外游客来观看和参与.
黎族地区过三月三,是祭拜黎族的祖先,并祈祝他们的农作、狩猎丰收。传说,远古时代,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一次特大洪灾,淹没了高山和村寨,人死兽亡,只剩下一对恋人,他俩坐在一个大葫芦瓢里,漂流到燕窝岭边。三月初三这天,大水已退,两人海誓山盟,结为夫妻。婚后,他们在燕窝岭上纺纱织布,生儿育女,开荒种田,挖塘养鱼,为黎族人民繁衍了后代。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集合在昌化江畔对歌,播种爱情,代代沿袭,成为节日。

相传很久以前,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人畜亡,只剩下一对兄妹--天妃和南音,他们坐在一个葫芦里,飘到燕窝岭上被树枝卡住,才幸得生存,兄妹二人长大成人以后,便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3月3在回到燕窝岭下相会。以后每年三月三,鲜花烂漫红棉争艳的时候,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孙们便在这里迎接春天,为纪念他们,黎家就称石洞为娘母洞,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节日。

每年这一天,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幼都挟带着糯米酒、粽子、竹饭板,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聚集。白天,小伙子到溪里抓鱼,姑娘在仔边烤鱼并将烤鱼和粽子一起放在洞口祭拜;晚上,在熊熊的篝火旁,在热烈的萧、鼓等乐器奏鸣声中,未婚男女欢歌起舞,谈笑游乐,互唱山歌,倚歌择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播下了爱情的种子。黎家的故乡在五指山下,每年三月三,回到故乡,深深体会到“甜不过黎家糯米酒、美不过黎家三月三”。

在篝火旁,小伙子载歌载舞,姑娘则不动声色看着听着,如果不中意就以山歌做答;如果喜欢上那个小伙子,便从夜幕中悄悄走出来,到溪边深情地吹鼻萧,小伙子闻到悠悠萧声 ,情切切,意浓浓,来到姑娘身边,同他一起吹鼻萧唱情歌,直到黎明。正如他们所唱的情歌那样,“五指山上藤咬藤,藤咬藤来根连根,哥爱妹来藤咬藤,妹爱哥来根连根。”

改革开放后,古老的民俗注入了崭新内容,民族文化更显得丰富多彩了。三月三已经成了海南民族风情的组成部分,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

[海南椰子节]

海南岛又称"椰岛",椰子树是海南的象征。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海口均要举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国际性的大型商业旅游文化节庆,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以海南椰文化和黎苗"三月三"民俗为主要特色。自1992年举办以来,每年都是海南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地方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旅游者和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