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土地不一定是小产权。如果是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话,那么说明产权是合法的,但是属于不完全产权,只有占有权、使用权,而没有收益权、处分权。转让的时候需要经过审批并补缴出让金。
如果是集体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话,就是小产权。其特点是不能进入市场流通,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通。
划拨土地使用权包括土地使用者缴纳拆迁安置、补偿费用和无偿取得两种形式。不论是何种形式,土地使用者均无需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划拨土地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但未经许可不得进行转让、出租、抵押等经营活动。
在国家没有法律规定之前,在城市范围内的土地和城市范围以外的国有土地,除出让土地以外的土地,均按划拨土地进行管理。
扩展资料:
划拨土地转为出让土地的规定:
1、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需要转让的,应当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一般为土地所在的市、县人民政府)。
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出让手续,缴纳土地出让金。应缴出让金最低不得低于该出让土地价格的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了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其中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所以具体地块的使用年限是按上述规定,在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的,不一定都是70年。
3、划拨土地补办出让手续的,出让年限自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划拨土地
如果是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则说明产权合法。但属于不完全产权,只有占有、使用权,没有收益、处分权。如果需要转让,需要经过审批并补缴出让金。
如果是集体划拨土地使用权,则为小产权,不能进入市场流通,仅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也就是咱们所说的生产队、生产小组内部流转。
根据土地的使用用途来确定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