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评委、朋友们:在党的十八大即将胜利招考之际,我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和大家一起分享喜迎十八大感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成为建设新世纪的先驱者
我们是生活在祖国腾飞期间的幸运一代,我们目睹了祖国科技、经济各项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航空事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为我们祖国有这样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中国神舟9号航天飞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虽然没有机会在现场目击神9的风采,但和同学们挤在电脑前观看了神9发射的全过程。当指挥人员宣布发射成功时,我们欢呼雀跃,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那熊熊的火焰如一条腾飞的火龙将神9送去空中。它送走的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研发的产品,更是他们辛勤的汗水,是中国亿万人民的希望。犹记得顺利发射完毕后,指挥室中他们响亮的鼓掌声,他们互相的拥抱,互相的祝贺,那么让人感同身受。他们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那是一种忙碌后获得成功的欣慰。而天宫与神9的交接更是再一次证明了我国的实力。它们完美的结合,为航天事业锦上添花。记得当年神舟五号中的航天员杨利伟,还有后来的聂海胜和费俊龙,他们都是国人的骄傲,而今的神9更是将中国的航天事业推进了一大步。
欢笑过后,神九的成功发射为我们带了哪些思考?它让我们学到什么?
第一: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喜迎十八大。它是一切的基础,你只有拥有较为全面的知识,你才有机会上升一个高度。当你遇到学术困难时,你可以运用你脑袋中的一切理论为自己解决问题。你才有机会研究出最新的产品,从而为人民,甚至于全世界造福。
第二:用严谨的科研态度为党的十八大增砖添瓦。作为硕士的我们,首要的需具备的素质便是严谨的科研态度。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正是浮躁的年龄。稳重、踏实这些名称似乎与我们不相关。面对多元化的外界,我们似乎有着许多跳跃的思维,这些思维将我们放在一个跷跷板上,我们反复的摇摆不定,而当我们终于掌握不了时,我重重的摔了一跤,这时的我们终于知道我们的幼稚。而对于航天工作者来说,他们的一个小失误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在今后的科研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小细节。
第三:以不怕吃苦的精神迎接十八大。正是由于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才使中国的航天事业进步如此神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几乎是一年一次的发射,由此可想到他们的工作量。他们不断的研究,不断的试验,失败从来都不是问题,反反复复直到成功。凌晨的一、二点还会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不计报酬的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他们的一生,那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记得神八发射成功时,采访一个白发苍苍的科研人员,他对记者说,发射成功后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高兴神9可以成功的驶入轨道,另一方面又不舍得,因为它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多么贴切的比喻啊!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并且发扬光大,将中国的勤劳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总之,我们要努力,努力的人生才会有收获,才会有惊喜。努力的人生会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时时刻刻以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来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来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并在党的十八大的春风吹拂下,早日成为一名党员,成为建设新世纪的先驱者!
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要演讲的是:《祖国在我心中》
“祖国在我心中”,简简单单的六个字,道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中国心,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每一个炎黄子孙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都会热血沸腾,壮志激昂。
透过历史的眼眸,站在岁月的肩膀上回望,我看到盘古开天辟地,迸发出生命的光芒;我看到四大发明,使古老的中国异彩纷呈。我看到**孔子,举起圣火照亮几千年的文明;我看到丝绸瓷器远涉重洋,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故乡。我看到那硝烟中冲杀出兵马俑威武的阵容;那雄伟中耸立着万里长城的刚强!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懦弱,在圆明园被烧焦的废墟上,我看祖国是一摊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们的祖国并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她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孙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主席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孔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所指的民魂是什么呢?就是“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无畏精神。请同学们记住:不管我们的祖国母亲还要经历多少磨难,我们永远都要陪伴在她的身边;不管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险,我们都要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儿女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