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容忍错报应如何理解?

2025-04-09 10:25:3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可容忍错报和可容忍误差错报只是言论、书面上的问题,实质的数据没有错。而误差就相对就比较苛刻,如果是小误差还应该可以容忍,如果误差太大就不能容忍了吧。
可容忍错报是要考虑的,但不是在确定审计意见时考虑。

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是CPA应出什么报告的依据之一。

认定层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可容忍错报啦,它与错报金额与性质相关。那么它用来干什么呢。

如题,比方说CPA用抽样方法函证应收账款,抽取账款总额20%的样本,发现错报了10万,那么推断总体错报50万,注意这个时候就用到可容忍错报了,50低于90,在可容忍范围内,小问题而已,CPA就此打住,不作进一步的程序了。 但,如果发现样本错报了46万,那么推断总体错报230万,就是大问题了,CPA就得扩大审计范围,获得更多的审计证据来发现问题及证明其观点。

CPA应该就230万的错报提议被审计单位调整,若不调整,因为不超过报表层重要水平,仍可发表无保留意见,但附加说明或者强调事项段。若调整,则给标准审计报告

回答2:

可容忍错报是审计抽样中引出的概念,是在评价总体的可接受性时使用的。可容忍错报是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以容忍的最大限额的错报,是在评价样本结果时使用的,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与可容忍错报比较,再决定是否接受总体或是是否需要进一步程序。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可容忍错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