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三国后期为什么姜维要围困司马昭于铁龙山而不强攻?

2025-04-06 11:30:5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围城打援的又一典范。

铁笼山位于现甘肃境内,在长安正西,汉中西北。
当时被围困的司马昭是魏国掌权的二号人物,一号人物司马师的亲兄弟。
姜维围而不攻是想源源不断地调动魏国军队,自己以逸待劳然后一一消灭魏国主力。
如果魏国不倾国来救,自己也能以最小的伤亡完胜司马昭。

姜维毕竟在此战之前实地勘察过铁笼山地形的,知道该山为石头山,缺水,自己以诸葛连弩把住要到,必然完胜。
谁知却中了郭淮之计,最后功亏一篑。

回答2:

据三国演义里写的来看应该是强攻的话一时难以拿下,且一旦强攻则就是置魏军与死地,此时魏军的士气一定高涨,且又居之高地,强攻自己伤亡也肯定不小,另一方面郭淮的援军不知什么时候到来救司马昭,一旦强攻而一时又拿不下放而容易导致两面受敌,而当时姜维也认为山上没什么水源,与其冒险强攻不如封住山口而以逸待劳,一方面可以让山上的魏军意志消耗殆尽,也可防止郭淮的军队突然来袭,如果敌方援军来得慢的话就可以先稳住山上的军队,而把主力部队转去打援,而且时间拖得越久对司马昭的军队来说就基本等于自我灭亡,所以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讲围了不打是比较保险和正确的做法。都是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分析,可能与事实不符,只是提供一些参考而已。

回答3:

司马昭居高临下,强攻势必伤亡过大,姜维率兵环围铁笼山,想断其水源,待到粮尽之日,司马昭可为瓮中之鳖。

回答4:

计毒莫过于绝粮。铁笼山上无水、无粮。只要围困个十天半日,山上魏军不攻自破。为何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