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思念如诗
宁静的夜晚,圆月冷清而幽静地悬挂在黑色的夜幕上,泛着如水的白光。有轻纱般的雾缠绕着,多了几许朦胧和忧郁。这样的暗夜,仿佛是一张无法穿透的网,月色上来,敲打九月的窗,落地成霜。
月色,清亮,透着淡淡的安静;音乐,很美,释放着浅浅的浪漫。心情,朦胧,缠着深深的沉醉。
我以微笑的姿态,静静地想你,透着寂寞的无奈。而你呢?是否也在想我?无论怎样,日子总是柔软、温润的滑过,那一树淡绿色的树叶已经落下,盛开的日子竟是这样短暂。
00流去的岁月,随着月光淡淡走远。院子里弥漫着中药厂一丝药味,隐约缠绕,似祭奠什么。心朦胧地在寻找一种曾经永恒的存在。恍惚中,又悠然消失。
00举头望月,低头静思,乘着月色,搭乘文字的桥,在一个人的心灵家园祭奠这些枯瘦的想念。早明白你是天空里一只飞掠过我窗前的白鸟,只是短暂的停留。终将离去。月色是你撩人的翅膀,飞向亘古的永恒。
00月满西楼,无人懂愁绪,良人何在?闲愁千缕,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月光象你的温柔,从我心头流过,流过的还有无数我们牵手的往事,往事离别的太久,久远成忧伤的歌。
00明月依旧。起伏的,是今夜思绪,婉转的,是月色依稀。我躲在角落里,静静的想着你,念着玫瑰梦的词句。细数满书词意,句句叩开心菲,暗哑的秀眉怎关得住满园春色。夜空中,无人觉察到我心碎的虚空,无人听懂我缜密的心语。
00长空明月珠有泪,万里无言寄相思。我披着月色的纱衣,飘散一袭长发,象一个月的精灵,游走在时光的河岸,在梦的世界中寻寻觅觅寻寻。
00月色,水一样凉,清,澈;思念,诗一样软,香,美。在时光的流转中,我丰盈着我,为我的生命着色,让我彻悟:生活,原本是一场生生死死的爱恋,是一台寂寂散去的大戏,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离歌!沧海桑田的誓言,总会虚无飘渺散去,岁月的厚重,永远也阻挡不了时光的轻盈。
00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如同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供参考哦,谢谢~
我喜欢的理想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是的,我那时就说,我想要当科学家。现在想来那是多么的不合实际。所以,我要说:
理想的定立一定要切合实际。
首先,理想的定立要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环境基础上。
这里我必须提及英国的发明家瓦特,童年时代的瓦特曾在文法学校念过书,然而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瓦特在父亲做工的工厂里学到许多机械制造知识,以后他到伦敦的一家钟表店当学徒。1763年瓦特到格拉斯大学工作,修理教学仪器。在大学里他经常和教授讨论理论和技术问题。1781年瓦特制造了从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蒸汽机。1785年,他也因蒸汽机改进的重大贡献,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19年8月25日瓦特在靠近伯明翰的希斯菲德逝世。
从瓦特的生平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是建立在父亲做工的工厂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机械制造知识,没有在钟表店当学徒的经历,没有修理教学仪器的经验……那么他能够制造出从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蒸汽机吗?所以,理想的定立要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环境基础上。
其次,理想的定立必须要建立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
居里夫妇的研究,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一种铀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种性质不明的射线。这一发现引起居里夫妇的极大兴趣,这是一个极好的研究领域。在一间原来用作贮藏室的闭塞潮湿的房子里、玛丽利用极其简单的装置,开始向这个新领域进军。仅仅几个星期,她便取得可喜的成果。她证明铀盐的这种惊人的放射强度与化合物中所含的铀量成正比,而不受化合物状况或外界环境(光线、温度)的影响。她还认为,这种不可知的放射性是一种元素的特征。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是法国科学院院士,擅长于荧光和磷光的研究。1895年底,伦琴将他的初步通信:《一种新射线》和一些X射线照片分别寄给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其中包括法国的庞加莱(H. Poincare)。庞加莱是著名的数学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1896年1月20日法国科学院开会,他带伦琴寄给他的论文,并展示给与会的科学家。这件事大大激励了亨利·贝克勒尔的兴趣。他问这种穿透射线是这样产生的?庞加莱回答说,这一射线似乎是从阴极对面发荧光的那部分管壁上发出的。贝克勒尔推想,可见光的产生和不可见X射线的产生或许是出于同一机理。第二天他就开始实验荧光物质会不会产生X射线。对于如何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的起源于法国科学院的一次会议。
如果没有贝克勒尔的启示,居里夫妇是不可能发现镭物质的。所以,理想的定立必须建立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同一时期还是不同时期的研究者,我们都必须给予他们以虔诚的尊重。
最后,理想的定立必须要建立在我国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水平之上。
毋庸质疑,那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正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结果。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我们不敢想像计算机会走进千家万户,不敢想像生命可以克隆,更不敢想像道路会被汽车挤得如此不堪重负。那么对于我们每个个人来说,理想的定立如果脱离了社会的大环境,那么必定会成为空中楼阁,无米之炊。
如果没有理想呢?那么必然会使人失去目标,没有动力,麻木不仁。试想当年的“大锅饭”,“铁饭碗”的时代,造就出了多少吊二郎当,过一天算一天的混日子的人。最终是一日复一日,日日如此。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半天。上班就等着下班,这样势必成为改革的阻碍。
所以,理想一定要切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进取,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