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制时期是存在的。北朝时期,为了能够短期内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北魏等朝代施行的均田制在某种意义上讲起到了你说的效果作用,就是通过国家分配土地的形式调动小农经济体制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法规形式杜绝土地兼并。
但是到了唐朝中前期,尤其是武朝时期,由于土地大量兼并,均田制遭到了破坏。
破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中国的官本位难以避免的大地主土地私有制产生;还有就是均田制是建立在军国主义时期的,北朝穷兵黩武,均田制体制下的农民农时务农,闲时练兵,这样在个体化均田制体制下最容易实行,而等到唐中前期的和平时代,均田制已经不能适应国家高税收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了,因此自然就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