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74的5.45口径子弹为什么被称为"毒子弹"??

2025-04-18 05:24: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5.45子弹就因为其恐怖杀伤力被称作为“毒子弹”。

5.45子弹上虽然没有虽然有被甲,但其实是空尖结构(公发的7N6弹),弹头易破碎,弹头重心靠后且长径比大导致稳定性较差极易翻滚,子弹出口大。

标准的5.45步枪弹名为7N6,弹壳瓶形也比较大,这是因为口径小而又需较大的装药量,以满足有足够的枪口动能的要求。7N6采用无凸缘涂漆钢弹壳,可降低成本。在弹壳与弹头连接处涂有红色漆条。底火为一般黄铜伯丹式。

弹壳的外形尺寸与M43弹很接近。采用装填密度较大的双基扁球钝化装药,以减慢装药在初期燃烧阶段的燃速而控制最大膛压不致太高。由于弹头轻,枪口冲量较小,有利于提高武器射击稳定性和减小武器质量。其枪口的冲量比M1943式、M193式和SS109式分别减小27%,13%和9%。

扩展资料

标准的5.45步枪弹名为7N6,弹头结构非常特殊,由黄铜被甲、铅套和钢心组成。弹头的弧形半径很大,为口径的11倍(M193为5.2倍,SS109为9.03倍),以改善弹形,减小飞行阻力。

7N6的弹头长细比也较大,达4.66倍口径(M193为3.44倍,SS109为4.14倍),能增大弹头质量系数,提高弹头飞行稳定性。7N6与M193和SS109相比,虽然口径最小、重量最小,但存速存能较大,钢心的长细比也比较大,这对侵彻有利。

试验结果表明,在600m距离可侵入木板深度116mm,比SS109深26%,在800m距离可侵入木板深度27mm,比SS109式浅53%。因此,该弹作为有效射程为600m 的机枪弹和有效射程为400m的步枪弹是合适的。被甲尖部内留有5mm的空腔,弹头击中目标后,因受到阻力急剧减速,由于铅套和钢心的惯性作用而二次前冲,当遇到骨骼时,铅套有可能冲破被甲而形成开花弹;

此时,弹头质心前移,在目标内更易失稳而翻滚,使弹头动能大量释放给目标而增大对目标的杀伤力。该空腔还可使弹头质心后移,从而提高弹头飞行稳定性。经过阿富汗战场上证实,7N6的杀伤力很大,因此有人认为是一种变相的达姆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7N6式5.45mm小口径步枪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口径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