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先使用容克87俯冲轰炸机(即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攻击行军纵队和坦克等,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在战争后期这种飞机增设装甲,配备37毫米口径的航空机关炮,专门用于低空反坦克作战。苏联在战争中也同时广泛使用伊尔2强击机,在支援部队作战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这种飞机的机身前部装有防弹钢板,将发动机、油箱、驾驶员射击员完全保护起来,免受小口径枪弹的伤害。机上装有机枪、机炮、火箭弹,并能携带600公斤航空炸弹。
1944年末又生出其改型机伊尔10。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取消了强击机,代之以歼击轰炸机。5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出喷气式舰载强击机A-4,美军在60年代末装备A-7强击机,曾在越南战争中使用;70年代末又装备了A-10米格27。80年代初,苏联开始装备了苏-25飞机,主要用于反坦克。中国空军于1950年开始装备强击机。从60年代起,逐步换装自行研制的强-5型飞机。它是一种单座双发动机的低超音速飞机,装有两门23毫米口径的机炮,机身内和机身下可载挂多种对地攻击武器,最大载弹量可达2吨。
现代强击机生存力较强,装备有用来突击地面目标的航空机关炮、普通炸弹、制导航空炸弹、反坦克集束炸弹和空地导弹等机载武器。多数强击机可挂战术核弹。有的强击机还装有红外观察仪或微光电视等光电搜索瞄准设备和激光测距仪。有的强击机具有垂直/短距起落性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次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强击机在复杂气象或暗夜条件下搜索小型目标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武器的性能还需提高,自卫能力包括装甲和电子干扰设备等也需不断加强和改进。
最早的攻击机是由德国容克公司研制的容克JI型飞机,它于1915年12月5日首次试飞。它是一种装有铝合金蒙皮和防护装甲的双翼机,它也是最早全金属飞机。机上安有机枪,载有少量炸弹,可低空对地面目标进行扫射轰,后来容克公司又发展了更先进的CLI─IV型攻击机,由双翼改为下单翼,速度和机动性也有了提高,机上装有2─3挺机枪。它们在执行危险的低空近距离火力,显示了良好的性能和作战效果。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纳粹德国为准备新的大战,在30年代又发展了新的攻击机容克─87和亨舍尔─123。在当时,它们又称为 “俯冲轰炸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和美国,日本也研制了本国的攻击机。苏联攻击机强调对地面装甲防护性能,美、日则是发展对舰艇进行鱼雷攻击和俯冲轰炸的攻击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先使用容克87俯冲轰炸机(即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攻击行军纵队和坦克等,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在战争后期这种飞机增设装甲,配备37毫米口径的航空机关炮,专门用于低空反坦克作战。苏联在战争中也同时广泛使用伊尔2强击机,在支援部队作战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这种飞机的机身前部装有防弹钢板,将发动机、油箱、驾驶员射击员完全保护起来,免受小口径枪弹的伤害。机上装有机枪、机炮、火箭弹,并能携带600公斤航空炸弹。1944年末又生出其改型机伊尔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次局部战争的实践明,强击机在复杂气象或暗夜条件下搜索小型目标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武器的性能还需提高,自卫能力包括装甲和电子干扰设备等也需不断加强和改进。
二战结束后,攻击机家族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进入了喷气时代。也是在这个时期,“战场杀手”又添了一个同族“兄弟”——战斗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