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毒品从拒绝吸烟开始
要想远离烟品,首先父母应该不吸、少吸、不当着孩子吸,给孩子提供一个无烟的家庭环境。要向孩子灌输烟味呛不好闻、吸烟有损健康、孩子吸烟不美的观念,培养孩子从小就对烟品没有好感甚至厌恶。
每当从中学、中技、中专门口经过,看到三五成群的半大小子吞烟吐雾的时候,我的心就开始抽痛;每当看到花季少女叼着烟拿吸烟当一美的时候,我就心生厌恶。烟,我厌恶。
吸烟有害人皆知之。目前全球有13亿烟民,而世卫早已认定吸烟是全球第二大非正常死因。“2005年肺癌防治策略论坛”上发布的《北京市肺癌30年流行情况》显示,30年来,北京的肺癌死亡率增长了167%,其中吸烟是第一大诱因。
没有父母愿意子女过早地吸烟。要想让子女远离烟品,首先父母应该不吸、少吸、不当着孩子吸,给孩子提供一个无烟的家庭环境。要向孩子灌输烟味呛不好闻、吸烟有损健康、孩子叼烟不美的观念,培养孩子从小就对烟品没有好感甚至厌恶。我相信,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之后容易适应并容易融入这个环境;而一个在无烟区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对烟“过敏”、容易“皱眉头”,容易拒绝。很难想象一个口口声声说“吸烟有害”,却整日烟不离口的父亲如何让孩子相信吸烟真的有害、如何让孩子听取父亲不许吸烟的训诫。
我的孩子是在无烟的环境下长大的。言教、身教,这还不够,还要有反面教材。我记得在儿子学龄阶段,北京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举办了一期展览,展览的主题忘了,但有一幕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在两个玻璃标本瓶里,用福尔吗啉分别浸泡着人的一个肺,一个是正常的——肉粉色、富于弹性;一个是烟民的——黑色、表面疙瘩疙瘩。“吸烟人的肺怎么这么黑啊!”儿子感叹。一粉一黑,鲜明的对比。我想那一刻,儿子“触目”真的“惊心”了。
这个题目还是要分开才规范标准:毒品是危害社会家庭的物品,烟草只是危害健康!分为两份稿子一份为毒品给社会以及世界的危害!第二份是:吸烟给人体以及身边亲人带去的健康危害!一份为200字这样写出了的稿子才明确清楚说服力强!题目清晰分明!都有各自的重点说明。这才是讲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