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过程中(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始因子、延伸因子、终止因子各起什么作用

2025-04-18 10:41:3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起始因子的作用
(一)原核翻译起始
1、起始因子IF-3、IF-1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促进大小亚基分离。
2、IF-2与起始fMet-tRNAifMet和GTP结合,识别结合对应于小亚基P位的mRNA起始密码子AUG,促进mRNA的准确就位。此时A位(氨基酰位)则被IF-1占据,使不与任何氨基酰-tRNA结合。
3、当上述结合mRNA、fMet-tRNAifMet的小亚基与核糖体大亚基结合后,IF-2结合的GTP水解释能,促使3种IF释放,形成完整核糖体、mRNA、起始氨基酰-tRNA组成的翻译起始复合物。
(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
1、起始因子eIF-2B、eIF-3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在eIF-6参与下,促进80S核糖体解离成大、小亚基。
2、eIF-2与起始Met-tRNAiMet和GTP结合,共同结合对应于小亚基P位的起始位点。
3、eIF-4A、eIF-4B、eIF-4E、 eIF-4G与mRNA5’帽子结合。真正与帽结合蛋白的是eIF-4E,其余各组分则通过衔接蛋白也结合到eIF-4E上,其中eIF-4E结合mRNA的polyA也通过polyA结合蛋白结合到eIF-4G上。40S小亚基上的eIF-3与衔接蛋白eIF-4G结合,连带小亚基与mRNA结合,在eIF1和eIFA的帮助下沿mRNA移动,扫描到核糖体结合位点,通过Met-tRNAi的反密码子识别并与之结合。最后上述起始因子移除,而eIF5则帮助60S大亚基与小亚基结合,从而促使核糖体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二、延伸因子的作用
(一)、原核延伸
EF-Tu帮助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的A位点;另一因子EF-Ts的功能是帮助无活性的EF-Tu•GDP再生为有活性的EF-Tu•GDP;EF-G和GTP参与核糖体沿mRNA5’向mRNA3’方向的移位。
(二)真核延伸
三个延伸因子分别是eEF1A、eEF1A和eEF2。分别相当于原核的EF-Tu、EF-Ts和EF-G。
三、终止因子的作用
(一)、原核终止子
RF-1识别UAA和UAG,RF-2识别UAA和UGA,它们结合到A位点后可活化核糖体的肽基转移酶活性,RF将肽酰基转移到水分子上,多肽链即被水解。RF-3是一个GTP结合蛋白,它结合到核糖体后引起GTP水解,并使RF-1和RF-2脱落。而核糖体再循环因子(RRF)、EF-G和IF-3在水解GTP的同时促使核糖体与tRNA和mRNA的解离。
(二)、真核终止子
真核生物的一个释放因子eRF1可识别所有三个终止密码子并使多肽链水解下来;eRF3为GTP结合蛋白,它进入A 位点,水解GTP并使eRF1脱落。

回答2:

  起始因子是指:翻译起始阶段端结合到核糖体小亚基上的一些蛋白质,翻译是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一部分。

  延伸因子(EF)是:在mRNA翻译时促多肽链延伸的蛋白质因子。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延伸因子是不相同。

  终止因子是:蛋白合成时,当核糖体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没有相应的氨酰tRNA 进入A 位,而一种蛋白因子可进入,促使多肽的释放和核糖体的解离,此蛋白称终止因子。

回答3:

简单说,翻译开始,翻译持续,翻译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