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的-30的意思就是棱镜对中杆到棱镜中心的距离为30毫米。
pm是气象改正值,ppm的设置跟测量精度有一定关系,如果在高温地区或者极寒地区就要改了,pc是棱镜系数,具体得问问仪器厂家,一般的话ppm设置为0,pc设置为-30,也不能乱改,在常温下一般就设置为0,这是由棱镜决定的。
免棱镜全站仪一般知识:
1,免棱镜全站仪光源:免棱镜全站仪的光源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内外厂家都使用激光光源(LD)作为载波信号源。根据各厂家的免棱镜测距不同,以及处于激光安全考虑,多使用690nm左右的LD。
2,免棱镜全站仪的测距模式:免棱镜全站仪采用的测距模式分为相位比较式、脉冲式、脉冲相位比较式几种。其中相位比较式测距模式测距精度高、脉冲式测程远;脉冲相位比较式是这几年的新科技成果,测程远而且测距精度高。
3,免棱镜全站仪在免棱镜测量时的优点:可免棱镜测距,适合不宜放置反射棱镜或者反射片的地方的测距。例如,观测悬崖、石壁等的滑坡、变形测量,隧道施工等。
4,免棱镜全站仪的缺点:一般情况下,免棱镜测距时由于受到激光束的限制,对角落或者深色表面物件的测距效果不太理想,往往出现不能进行正确测距或者测距误差大。例如,在隧道施工时,在对水泥厚度或者护墙施工测量控制时,因为隧道光线不足、水泥等有深色时免棱镜测距往往就测不出。
pc的-30的意思就是棱镜对中杆到棱镜中心的距离为30毫米。
棱镜常数分为两种,通常我们所用的国产棱镜为-30mm,而进口棱镜为0mm.至于如何区分棱镜常数,可以看看棱镜的屁股,如果棱镜的锚固螺栓与塑料壳平,则为-30mm,如不是则为0mm;
另外教你一个小窍门,在后视确定之前其方向或者说是角度能尽量的看坐标点,不能取棱镜的中心,因为距离远的话你是看不到棱镜的中心的,另外距离的测设是无需对准棱镜的中心的,只要看着棱镜的反光面得任何一点都可以。
扩展资料:
全站仪的测距棱镜常数的确定其方法有“六段法”和“三站法”两种,现简要介绍“三站法”:
1、在较为平坦的地面选择同一直线上三点A、B、C,B点大致为AC的中点。
2、在A点设站测量AC间的水平距离两组,每一组读数五次,两组平均数为Dac。
3、在C点设站测量CA间的水平距离两组,每一组读数五次,两组平均数为Dca。
4、在B点设站测量BC、BA间的水平距离各两组,每一组读数五次,其平均数分别为Dbc和Dba。
5、棱镜常数△=(Dba+Dbc-(Dac+Dca)/ 2)。
6、棱镜加常数为C=-△。
这是棱镜常数。
棱镜常数分为两种,通常我们所用的国产棱镜为-30mm,而进口棱镜为0mm。至于如何区分棱镜常数,可以看看棱镜的屁股,如果棱镜的锚固螺栓与塑料壳平,则为-30mm,如不是则为0mm。
在利用反射棱镜(或者反射片)作为反射物进行测距时,反射棱镜接收全站仪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其反射回去。全站仪发出光信号,并接收从反射棱镜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计算光信号的相位移等,从而间接求得光通过的时间,最后测出全站仪到反射棱镜的距离。
扩展资料:
全站仪的测距棱镜常数的确定其方法有“六段法”和“三站法”两种,现简要介绍“三站法”:
1、在较为平坦的地面选择同一直线上三点A、B、C,B点大致为AC的中点。
2、在A点设站测量AC间的水平距离两组,每一组读数五次,两组平均数为Dac。
3、在C点设站测量CA间的水平距离两组,每一组读数五次,两组平均数为Dca。
4、在B点设站测量BC、BA间的水平距离各两组,每一组读数五次,其平均数分别为Dbc和Dba。
5、棱镜常数△=(Dba+Dbc-(Dac+Dca)/ 2)/2。
6、棱镜加常数为C=-△。
7、假如在徕卡全站仪里面设置,徕卡本来原配棱镜常数为34.4mm,那么,此棱镜常数就设置为C。但是此棱镜自身的棱镜常数则为:(C-34.4)m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棱镜常数
这是棱镜常数。
光在反射棱镜中传播所用的超量时间会使所测距离增大某一数值,也就是说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空气中慢,通常我们称这增大的数值为棱镜常数。
通常棱镜常数已在生产厂家所附的说明书上或棱镜上标出,供测距时使用。当使用于全站仪不配套的反射棱镜时,务必首先确定其棱镜常数。
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扩展资料:
普及全国的免棱镜激光全站仪KTS442RL
免棱镜测距:350米
测距更远:单棱镜测距达5000米,国内最远!
高 精 度 棱镜测距:2+2ppm,激光测距:5+3ppm
测距时间 精测1秒,跟踪0.5秒
电子补偿:电子气泡显示,迅速整平仪器。电子气泡精度达到1秒。
防水防尘:卓越防水功能,斜风细雨不须归。防尘功能,可在煤矿等粉尘环境下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力达全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