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摘自《声律启蒙》的其中一段,流传甚广,主要用于给古代的幼儿启蒙。古代的很多文化交流活动,比如赋诗、对对子、行酒令、对联、写章节题目等等,都需要对偶及押韵的手法写出,这本书就提供了不少意象用以对偶、押韵的例子。你如果看多了古诗词,乃至金庸不少小说的章节回目,都可以发现书中列举的对偶运用。但是这启蒙只能算入门,如果有一定的诗词修为,那境界不叫引用,叫化用……希望能帮到你细嚼个中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