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研究并加以理解了。尼采最热的时候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存在主义浪潮中,但在有生之年却不得其志。 事实上,任何一个伟大哲学家的理论都不是能一下子就被世人理解的,必须先有人去研究,然后普及其思想。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哲学家要想在有生之年受到人们的重视,必须先具备极高的声望,使人们研究其思想,然后才谈得上被人理解。 可是,尼采的名声在其有生之年是很糟的。尼采本是个希腊语教授,却因《悲剧的诞生》一书声名狼藉;后作为一名非学院派的哲学家,也不见容于各个大学和主流哲学。在政治上,尼采既持有极端进化论思想,却又反对当时正流行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这就得罪了当时的两大主流政治势力。直到其思想最后被纳粹所利用,成为纳粹的官方哲学,尼采在西方的名声则由此降到了最低点。当时的西方无不对尼采口诛笔伐,也就不可能会对其加以研究并试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