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线粒体时为什么使用健那绿染液染色?

2025-04-06 17:01:1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原理: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从而方便观察。

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其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

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篮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多或少都拥有线粒体,但它们各自拥有的线粒体在大小、数量及外观等方面上都有所不同。

扩展资料

观察实验的注意事项:

1.整个操作过程为保证线粒体的完整,应尽量使操作时的环境如温度(0—4℃),pH (7.0左右)保持恒定,同时尽可能短操作时间。

2.组培细胞消化时要特别小心,防止损失或反复。

3.匀浆时,所用的介质一定是等渗缓冲液,常用的有0.25 mol/L蔗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代替Hank’s液

4.匀浆次数依照匀浆器的松紧而定,次数过少,细胞破损不完全,就会影响线粒体产量。

5.所以取2/3上清夜用来制备线粒体是为防止细胞碎片过多影响观察。

6.整个分离过程,一般最好在30—60分钟内完成,不宜过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那绿

回答2:

因为健那绿染液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分布和形态。其原理是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

健那绿染液配置方法:以4-氨基-N, N-二乙基苯胺或对苯二胺(含N, N-二乙基苯胺)为起始原料,在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苯胺环合,得到亚甲基紫3RAX,随后,经过重氮化和偶合反应制备健那绿B。

扩展资料

线粒体的结构:

线粒体由外至内可划分为线粒体外膜、线粒体膜间隙、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四个功能区。处于线粒体外侧的膜彼此平行,都是典型的单位膜。

其中,线粒体外膜较光滑,起细胞器界膜的作用;线粒体内膜则向内皱褶形成线粒体嵴,负担更多的生化反应。这两层膜将线粒体分出两个区室,位于两层线粒体膜之间的是线粒体膜间隙,被线粒体内膜包裹的是线粒体基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那绿

回答3:

1.线粒体不经过染色,一是透明,二是相比叶绿体太小,光镜下几乎看不清,所以用健那绿染液染色,高倍镜下只能观察到线粒体呈蓝绿色,不能看到双层膜等亚显微结构(要用电子显微镜看)
2.高倍镜下,叶绿体随着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表现出一定的趋光性,叶绿体缓慢向光照方向移动集中

回答4:

  原因: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活细胞染料,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因此可以使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