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游戏生涯(回忆二十年的感动 完整版) 从我第一次接触到电子游戏,至今已经有十七个年头了。很多与我年龄相仿的80后一代人,在游戏的陪伴下成长起来了。 当任天堂的红白机Family Computer(简写FC)征服全世界的时候,中 国家用游戏机市场却还是一片空白。直到九十年代,名不见经传的广东一家公司将FC改头换面,贴上“小霸王”的标签,堂而皇之地将“山寨版”任天堂FC推向了大陆市场。从此,FC逐渐风靡了中 国普通百姓家庭。 九二年春节,父亲带着我去舅舅家做客。我发现了一个连接着电视,插着,塑料壳卡带的游戏机。当听着开机时,电视里传来一声“小霸王其乐无穷”,惊奇不已,就恳请舅舅和表弟教我玩。那时候,很快就被《坦克大战》、《马里奥》、《魂斗罗》等游戏吸引住了。 《坦克大战》是一个很经典的游戏,操作简单,关卡设计巧妙,战斗激烈紧张,双人合作更是乐趣倍增。就这样一直在舅舅家玩了好几天,玩得不亦乐乎,流连忘返。除此之外,《吞食天地3》、《封神榜》、《双截龙》等游戏都很经典。 FC时代,不得不提NAMCO(现在的BANDAI NAMCO GAMES)出品的《三国志Ⅱ-霸王之大陆》。此种游戏与一般过关类游戏有很大区别,是属于策略类的,而且因为要存档,卡带要上电池记忆的原因,当时称之为“智力游戏”。其精良的制作、完善的系 统、数量众多的武将、多变的计策,在当时的游戏中属顶级水准,同类游戏更是无有出其右者,名副其实的一代经典。此游戏陪伴我度过了童年的美好时光。 同年,表弟还带我去了街机厅,一台叫做《三国志》(CAPCOM出品)的街机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看着屏幕里的三国英雄们过关斩将,很是兴奋,就摇动摇杆,胡乱按着按钮摆弄了一阵。结果觉得好像不是我在控制人物一样,还很快又回到标题画面了。这时候我惊讶地问表弟“为什么我不能控制关羽呀”?表弟嘿嘿一笑“那是电脑在打呢,这台机子要投币才能玩”。于是表弟买了币就陪着我一起玩,我喜欢上了赵云“马上梨花枪”张飞“直冲拳”。就这样,我认识了街机。后来街机上也出过不少经典,如《街霸》、《格斗之王》系列、《西游记》、《三国战记》等等。 几年后,世嘉的SEGA MEGA DRIVE(简称MD)开始风行大陆,这台十六位机的性能、游戏画面和音效比任天堂的八位机FC强了不少。《战斧Ⅲ》、《格斗四人组》等游戏我们百玩不厌,通关了无数次。《三国志Ⅲ》使我第一次接触到了KOEI的游戏,认识了这个三国游戏第一厂商。 MD上印象最深的是《吞食天地Ⅲ》。精美的2D画面、雄壮激昂的配乐、优良的系 统、改变自《三国演义》期望的剧情,使得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当时练满全角色(刘备、孔明、五虎大将)99级、收集全计策、全武器、全道具,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对其中真红炎神、剑奴、冰之女王等召唤兽的华丽效果记忆犹新。 九十年代中后期,雄心勃勃的索尼任命久多良木健组建了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简称SCE),创立了PlayStation(简称PS)游戏机品牌杀入游戏界。PS最后凭著优异强大的3D表现效能,以及SquareSoft(SQUARE ENIX前身)的最终幻想VII(Final Fantasy VII)、CAPCOM的生化危机(Biohazard)、ENIX的勇者斗恶龙VII(Dragon Quest VII)等游戏大作在PS主机上大卖,SCE势如破竹的击败竞争对手,取代任天堂在游戏电玩市场上垄断的地位。 我玩的第一款PS游戏是《最终幻想9》,极致的2D画面、动听的音乐、出色的战斗系 统、华丽的特效、个性鲜明的角色、优秀的剧情,使其成为PS时代RPG最强作。《射雕英雄传》、《三国志Ⅴ》、《生化危机》等PS游戏都让我大呼过瘾。 此时,电脑逐渐普及开来,网吧在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我第一次进网吧是在九六年。那时候网吧很少,收费也很贵。一般都流行玩《红色警戒》、《帝国时代》、以及后来的《星际争霸》。再到后来,《传奇》这款网络游戏迅速蹿红大江南北,在全国网吧盛极一时,从此,网络游戏开始占据中 国游戏界主导位置了。但我却依然喜欢玩着家用机和PC单机游戏。《三国英杰传》、《三国 查看更多答案>>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