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CPU对显卡影响不大。但是多卡互联的时候,CPU如果不行,就成为制约显卡发挥多卡互联实力的瓶颈了。
CPU是负责全局处理的,只是负责一些大运算量的纯计算任务,并且把指令通过北桥发送到显卡上。显卡根据指令进行渲染计算。并生成图像。
多卡互联的画面拼接是靠主卡(靠近CPU那个卡)负责分配附卡的任务,并且主卡负责画面拼接、协同运算等一些列的任务,所以在多卡互联中,主卡一般处于满载状态。CPU同样通过北桥分别发送指令给显卡。这个时候如果CPU计算能力不强就会出现瓶颈。
如果不是纯跑分,一个酷睿Q9550带GTX285 3-WAY-SLI玩游戏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要是跑分,可能CPU是高频I7都难以不形成瓶颈。桌面级计算能力和同频的服务器级要差一个到数个当此。这就是为什么世界纪录大部分都是用至强CPU创造出来的原因。我曾经见到过一个人,把I7 975超到5.1G 配合高频的GTX295 SLI X模式仅仅25000分。而4.5G的至强搭配同样的GTX295 SLI 分数轻易突破27000分。X模式是 3D MARK VANTAGE的旗舰模式,所有考验机器性能的方法都会无节制的使用,提高哪怕百分都是很大的进步。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服务器级和桌面级计算能力的差异。一般说得浮点运算是单精度浮点,双精度浮点计算能力一般是单精度浮点的八分之一。
GPU(显卡核心)的浮点运算能力之所以强悍是以下这么几个原因造成的:
1.GPU晶体管数量比CPU多的多。
上代的G92核心的7.54E晶体管数量就超过现在的桌面级顶级的I7的7.1E。GT200核心14E的晶体管数量几乎是I7的两倍。
2.GPU里面的SP 数量众多,每一个SP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核心。虽然GT200只有240个SP,但是异速模式使得SP频率轻易突破1.6GHZ。240个1.6G的处理器,是不是比八个5.1G的处理器同时间处理效率要高呢?依据古斯塔夫森定律,可并行处理数据越多,群核的处理能力就会成指数级增长。ATI虽然是同速架构,但是其拥有800个SP,4890核心频率可轻易突破1G,这样4890浮点运算效能从1.24TFLOPS(1万2400亿次单精度浮点)上升到1.6TFLOPS(一万六千亿次单精度浮点)。这增加的运算能力相当于5个八线程的I7处理器,也就是四十核的处理效能。
3.存储快速。NV采用的顶级显存是0.77NS的GDDR3,理论频率可达2800MHZ,比目前顶级DDR3内存还要高出800MHZ。ATI则更是夸张,采用奇梦达GDDR5显存,频率轻易达到4400MHZ。超过顶级内存频率两倍还多。据说三星的GDDR5极限频率可以到达5200MHZ。现在显卡执行的运算显卡核心仅限NV的G80(G92的原型,第一代统一渲染架构)、GT200核心(第二代统一架构)。由于显卡的核心架构和CPU的X86相差太大,存在一定的编程困难。所以NV推出了CUDA通用计算技术。依靠C语言可以对支持CUDA的显卡进行运算程序编程,使其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中低端平台,主板影响很小,高端cpu和顶级显卡要设计较好,板层较多的才能满足带宽要求。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到底是买好一点的CPU还是更好的显卡呐?那就来观看本视频吧!希望能给大家一点有用的帮助!(转自-阿狸才不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