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胜:庐山。
原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地处江西省北部,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余邵诗云:“长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庐山风景妍;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庐山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云雾缭绕。险峻与柔丽相济,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以“雄”、“奇”、“险”、“秀 ”闻名于世。
庐山,山势雄伟,山体多峭壁悬崖,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相对高度1200~1400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4,422尺),东西两侧为大断裂,雄伟壮观。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
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做《望庐山瀑布》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唐诗《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联想和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成为歌咏庐山瀑布的千古绝唱。
最多是古代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