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时间是按60分钟60秒算的?

2025-04-17 17:34:3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


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回答2:

  这里面确实有科学依据的数学上习惯把这个1/60的单位叫做“分”,用符号“′”来表示;把1分的1/60的单位叫做“秒”,用符号“〃”来表示.时间和角度都用分、秒作小数单位.
  这个小数的进位制在表示有些数字时很方便.例如常遇到的1/3,在十进位制里要变成无限小数,但在这种进位制中就是一个整数.
  这种六十进位制(严格地说是六十退位制)的小数记数法,在天文历法方面已长久地为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所习惯,所以也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24小时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结果!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
  地球自转一周(360度)时间为23小时56分04秒,比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为一日计24小时”少一点.人类自己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故习惯于把日出日落到再次日出称之为一日.
  一日划分为24小时是古埃及人制定的.

回答3:

这里面确实有科学依据的数学上习惯把这个1/60的单位叫做“分”,用符号“′”来表示;把1分的1/60的单位叫做“秒”,用符号“〃”来表示.时间和角度都用分、秒作小数单位.
这个小数的进位制在表示有些数字时很方便.例如常遇到的1/3,在十进位制里要变成无限小数,但在这种进位制中就是一个整数.
这种六十进位制(严格地说是六十退位制)的小数记数法,在天文历法方面已长久地为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所习惯,所以也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24小时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结果!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
地球自转一周(360度)时间为23小时56分04秒,比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为一日计24小时”少一点.人类自己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故习惯于把日出日落到再次日出称之为一日.
一日划分为24小时是古埃及人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