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梁启超把赵武灵王赵雍说成黄帝以后的第一个伟人,主要还是说赵雍在军事上的改革促进了汉民族的军事能力。胡服骑射以前,中原国家的主要兵种是战车兵,步兵只是辅助兵种;胡服骑射之后,中原国家开始发展骑兵与步兵,最终战车被淘汰,中原各国的主力部队都是步骑混编。也就是胡服骑射改变了华夏大族的作战方式,增强了汉民族的军事能力。至于说赵雍晚年昏聩无断,被活活饿死,那不在他的贡献之列。作为一个伟人,并非完人与圣人,这些都是可以理解并被包容的。
炎帝与黄帝是中华的始祖:炎帝善耕以农业起家;黄帝善战,以武力兼并天下。炎黄二帝合并而成华夏大族,意在农战立国,文武并重。黄帝与蚩尤相战于逐鹿之野,蚩尤兵器先进,勇力过人,黄帝战之不能胜。与是黄帝向九天玄女祷告,赐得神兵,复战蚩尤,战而胜之,于是蚩尤的部分族人融入华夏族。
黄帝不仅作了指南车指示方向,还作了战车用来装备军队。所谓的战车就是指四马或者两马拉的车,车上配备三名甲士(一名是御手,一名弓手,一名长戈武士),每车再配上数十名步卒。如此则是一个战斗单元,称为一乘。先秦时代,各国主要的装备就是战车,大秦最强时有万辆战车,号为万乘之国。
因为战车只适应于平原地区,且以战车为主的军队行军速度慢,反应不灵活,都是列阵而战,战而决出胜负,战争的过程是相对简单的。在春秋时期,蛮夷以骑兵攻入华夏,各国难以抵挡戎人,因为他们的骑兵的单兵骑士,善于长途奔袭,交战过程中又灵活无比。尽管最终华夏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优势打败了蛮夷,但是军事上的改革还是没有推行,依然是车战为主。
因为他在军事上的改革,非常好的促进了当时汉民族的军事能力。
这是因为他向北方游牧民族学习胡服骑射,改革军政,是改革变法的历史先驱。
因为赵武灵王是一位杰出的帝王,于军事上有很大的贡献。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