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风绳与地锚的固定要求与受力计算方法?

2025-04-07 06:55:2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风载荷计算:风载荷q=0.613*16^2=157Pa,风力系数1.2;风压高度系数1(按照高度10米计算)

则:风载荷  Fxf=(1.8+1.1)×8.5/2 *157*1.2=2322.03N

则:由于支腿歪斜、主梁与支腿接触瞬间碰撞力和风力共同产生的水平力Fx=Fxz+Fxf+Fxj=7820.33N

由于钢丝绳偏斜角:28.88度

水平力引起钢丝绳的拉力:Fs=Fx/cos28.88=7820.33/cos28.88=8931N

缆风绳的拉力为:F=Fs=893.1Kg。

缆风绳的安全系数8,则缆风绳选取拉力:8*893.1=7144.8Kg=7.1448吨。缆风绳选择6*37-13破断强度1770N/mm^2的钢丝绳。 缆风绳的总破断拉力10.6吨,能够满足要求。

缆风绳安全要求:

1、当提升机受到条件限制无法设置附墙架时,应采用缆风绳稳固架体。高架提升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采用缆风绳。

2、提升机的缆风绳应经计算确定(缆风绳的安全系数n取3.5)。缆风绳应采用圆股钢丝绳,直径不得小平9.3mm。提升机高度在20m以下(含20m)时,缆风绳不少于1组(4~8根);提升机高度在 21~30m时,不少于 2组。

3、缆风绳应在架体四角有横向缀件的同一水平面上对称设置,使其在结构上引起的水平分力,处于平衡状态。缆风绳与架体的连接处应采用措施,防止架体钢材对缆风绳的剪切破坏。对连接处的架体焊缝及附件必须进行设计计算。

扩展资料:

缆风绳的设置要求:

1、缆风绳经计算确定,直径不小于9.3mm;按规范要求当钢丝绳用作缆风绳时,其安全系数为3.5。

2、高架物料提升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采用缆风绳。

3、提升机高度在20米及以上时,缆风绳不少于1组(4~8根);提升机高度在20~30米时不少于2组。

4、缆风绳应在架体四角有横向辍体的同一水平面上对称设置。

5、缆风绳的一端应固定在架体上,固定部位的架体焊缝及附体必须进行设计计算。

6、缆风绳的另一端应固定在地锚上,不得随意拉结在树上,墙上,门窗框上或脚手架上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缆风绳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缆风绳及地锚失效问题的研究

回答2:

风载荷计算:风载荷q=0.613*16^2=157Pa,风力系数1.2;风压高度系数1(按照高度10米计算)

1、缆风绳的初拉力是指桅杆在没有工作时缆风绳预先拉紧的力。初拉力取工作拉力的15%-20%,或按操作惯例取某一数值,通常为3~5t。 

2、缆风绳的工作拉力是指桅杆式起重机在工作时,缆风绳所承担的载荷。在正确的缆风绳工艺布置中,总有一根缆风绳处于吊装垂线和桅杆轴线所决定的垂直平面内,这根缆风绳称为“主缆风绳”。 

3、缆风绳选择的基本原则:所有缆风绳一律按主缆风绳选取。进行缆风绳选择时,以主缆风绳的工作拉力与初拉力之和为依据。

扩展资料:

缆风绳的设置要求

1、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6-8根,对倾斜吊装的桅杆应加设后背主缆风绳,后背主缆风绳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2根。

2、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30°,最大不宜超过45°。

3、直立桅杆各相邻缆风绳之间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60°。

4、缆风绳应设置防止滑车受力后产生扭转的设施。

5、需要移动的桅杆应设置备用缆风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缆风绳

回答3:

初拉力取工作拉力的15%-20%。

缆风绳的初拉力为桅杆在没有工作时缆风绳预先拉紧的力。初拉力取工作拉力的15%-20%,或按操作惯例取某一数值,为3~5t。 缆风绳的工作拉力为桅杆式起重机在工作时,缆风绳所承担的载荷。在正确的缆风绳工艺布置中,总有一根缆风绳处于吊装垂线和桅杆轴线所决定的垂直平面内。

所有缆风绳一律按主缆风绳选取,进行缆风绳选择时,以主缆风绳的工作拉力与初拉力之和为依据。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6-8根,对倾斜吊装的桅杆应加设后背主缆风绳,后背主缆风绳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2根。

扩展资料:

地锚的固定要求规定:

1、拖拉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以30度以下为宜,地锚基坑出线点(即钢丝绳穿过土层后露出地面处)前方坑深2.5倍范围及基坑两侧2米以内,不得有地沟、电缆、地下管道等构筑物以及临时挖沟等。

2、起重吊装使用的地锚,应严格按设计进行制作,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使用时不准超载。地锚坑宜挖成直角梯形状,坡度与垂线的夹角以15度为宜。

3、应根据锚桩的最大上拔力,纵向钢筋截面应按桩身轴力变化配置,如需利用工程桩作锚桩,应严格控制其上拔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缆风绳

回答4:

缆风绳的设置要求:1.缆风绳经计算确定,直径不小于9.3mm;按规范要求当钢丝绳用作缆风绳时,其安全系数为3.5。2.高架物料提升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采用缆风绳。3.提升机高度在20米及以上时,缆风绳不少于1组(4~8根);提升机高度在20~30米时不少于2组。4.缆风绳应在架体四角有横向辍体的同一水平面上对称设置。5.缆风绳的一端应固定在架体上,固定部位的架体焊缝及附体必须进行设计计算。6.缆风绳的另一端应固定在地锚上,不得随意拉结在树上,墙上,门窗框上或脚手架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