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将烧伤面积乘以体重所得的数值再乘以1.5-2ml(书上说的是1.5,但是实际中我们会根据深度适当增加,因为深度创面渗出要比浅创面多)这样得出一个你需要补晶体和胶体液的总量,在这个总量的基础上再去分为两部分,即晶体和胶体,是按1:1还是2:1去输入晶体和胶体液是由你创面的大小和深度决定的,越大越深的创面相对就要加大胶体的量。所以,不管多大面积的烧伤,你都要先算出补液的总量,然后再按1:1或2:1去变换成为晶体和胶体分别的输入量。然后再这个总量的基础上你还要加上一个2000-3000的基础需水量,这样得出来的是你在第一个24小时内输入的总量,即晶胶量加水量,然后你将这个总量的1/2在第一个8小时输入(晶胶水都是你算的1/2),第二个8小时和第三个8小时输入是第一个8小时实际入量的1/2。这就是补液公式的含义,之所以这里有一个实际入量一说,是因为你得出的公式量是一个心理线,每一个病人补液量都不会完全按公式来的,实际工作中是要不断调整补液速度,来改善患者休克的。另外公式和烧伤深度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实际临床上会考虑深度造成的补液不同,书上是不考虑的,只计算面积。(一度不算面积,面积指的是二三度的面积)
胶体量:50*69*0.5;晶体量:50*69ml;5%GS:2000ml。第一个八小时要在烧伤后输入一半
烧伤病人的补液原则
三个八小时分别补的晶体
生理盐水面积是50%体重69kg胶体量:50*69*0.5;晶体量:50*69ml;5%gs:2000ml。第一个八小时要在烧伤后输入一半【点击了解更多→】
查看原帖>>
一个烧伤病人体重60kg,烧伤面积50%,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