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BM:带电的人体的放电模式
由于人体会与各种物体间发生接触和磨擦,又与元器件接触,所以人体易带静电,也容易对元器件造成静电损伤。普遍认为大部分元器件静电损伤是由人体静电造成的。带静电的人体可以等效为图1.5的等效电路,这个等效电路又称人体静电放电模型(Human Body Model)。
2、CMD:充电器件的放电模型
在元器件装配、传递、试验、测试、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由于壳体与其它材料磨擦,壳体会带静电。一旦元器件引出腿接地时,壳体将通过芯体和引出腿对地放电。这种形式的放电可用所谓带电器件模型(Charged-Device
Model,CDM)来描述。
3、MM:带电机器的放电模式
机器因为摩擦或感应也会带电。带电机器通过电子元器件放电也会造成损伤。
4、不是指此物品碰到静电最大值。
扩展资料
静电放电一般有三种模式,HBM,MM和CDM。HBM一般是随机性的,只要做好产线人员的教育及静电防护措施的管理即可控制的很好。
同时器件对于HBM放电的防护水平通常也较高(≥2000V),而MM和CDM一般都在固定位置发生且容易反复出现,同时由于放电模式的特殊性,且防静电电路设计具有一定局限性,通常器件本身防CDM放电的能力较弱,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对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静电放电
通过对静电的主要来源以及实际发生的静电放电过程的研究认为,对元器件造成损伤的主要是三种模式,即带电人体的静电放电模式、带电机器的放电模式和充电器件的放电模式。
带电的人体的放电模式(HBM)
带电机器的放电模式(MM)
充电器件的放电模型(C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