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2025-04-16 14:46:4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结合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可以表述为: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的递变规律:

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增,

在同一族中,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增,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减;

同一周期中,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逐渐增高;

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

具有同样价电子构型的原子,理论上得或失电子的趋势是相同的,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质相近的原因。

以上规律不适用于稀有气体。

此外还有一些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可以作为元素周期律的补充:

着从左到右价层轨道由空到满的逐渐变化,元素也由主要显金属性向主要显非金属性逐渐变化。

随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因此排在下面的元素一般比上面的元素更具有金属性。

元素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

元素的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就越强;最高价氢氧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就越强。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半径从左向右递减,同一族元素半径从上到下递增(稀有气体除外)

还有一些根据元素周期律得出的结论: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就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子亲和能就越大。

同一周期元素中,轨道越“空”的元素越容易失去电子,轨道越“满”的越容易得电子。

回答2:

质子数递增,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回答3:

4.将原子里具有相同的
质子数

不同的
的中子数的
同种
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首先,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
,即k层为
2
个,l层
8
个,其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8
(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2
个),第三,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18

9。课本上有
10.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
电子层数
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
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电子层数
不同。
11.元素周期表分
7
个周期,第1、2、3周期为

周期,元素种类依次2,8,8为
;第4、5、6周期为

周期,元素种类依次为
18,18,32
;第7周期为
不完全
周期,目前有种
27
元素,如果全部排满是
32
种元素。
12.元素周期表中有
18
个纵行,分为
16
个族,其中
7
个主族
7
个副族,还有
第ⅷ
族和
0
族。
13.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
金属
元素开始,以
非金属
结束。
14.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随核电荷数依次
增大
,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
减弱渐
,得电子的能力逐渐
增强
,因此,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

表现在: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
减弱
,酸性逐渐
增强
;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逐渐
增强
,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增强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