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学是基础,因为他简单易懂,因而传播范围更广,更适合大众。思路就是让对方不得不承认三点:第一,通俗文学传播更广;第二,通俗文学数量更庞大;第三,通俗文学是所谓文学名著的基础。
对方大致会作出如下反驳:通俗文学离不开俗字,俗则不符合进步的要求。我们要做的,就是向对方阐述,通俗二字不能分开解释,通俗是指大众普适的,而不是俗不可耐的。大众普适的东西自然有利于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有利于文学的进步。
可以自己思考很多小的问题。例如为何文言文被白话文取代,参考胡适的著作。(“办不了”的小故事,查查)还有让对方翻译一首古诗,显然很难,但是翻译一句古诗的译文很容易,给对方阐明由浅入深的道理,必须先明白意思,才能写出高深的东西,不能直接从高端往低端走,而是通俗向高端进化。
在这种概念形式下,所谓的辩论就必定都是无尽的扯蛋!
概念上的扯蛋那就神马都不是,即便看似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涛涛不绝,也仅是极致的扯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