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vitaminA)又称视黄醇(其醛衍生物视黄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个具有脂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动物性食物来源的维生素A1、A2 两种,是一类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物质。维生素A1多存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而维生素A2常存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由于维生素A2的活性比较低,所以通常所说的维生素A是指维生素A1。
维生素A是脂溶性的醇类物质,有多种分子形式。其中VA1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血液和眼球的视网膜中,又叫视黄醇,熔点64℃,分子式C20H30O,VA2主要在淡水鱼中存在,熔点只有17~19℃,分子式C20H28O。
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中感受弱光的视紫红质的组成成分视紫红质是由视蛋白和``11 – 顺 –视黄醛组成,与暗视觉有关。
人体缺乏维生素A,影响暗适应能力,如儿童发育不良、皮肤干燥、干眼病、夜盲症等。
口服后极易吸收,主要在肝脏中贮存。几乎全部在体内被代谢,β 胡萝卜素是Vit A 的前体,在动物肠黏膜内可转化为活性Vit A。主要经由尿、粪排泄,而乳汁中仅有少量排泄。
维生素A进入消化道后,在胃内几乎不被吸收,在小肠与胆汁酸脂肪分解产物一起被乳化,由肠粘膜吸收。维生素A人体储存量随着年龄递增,至老年期明显低于年轻人,不同性别储存量也不同。维生素A在体内的平均半减期为128~154天,在无维生素A摄入时,每日肝中损失(分解代谢)率约为0.5%。
1、对维生素A的建议每日摄取量,就一般成年男性而言,1000RE(或5000IU)即可防止不足。
2.10~15岁少女建议每日摄入量为4600国际单位。
3.16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日摄入量为4200国际单位。
4.成年人每日需吃约0.85个柠檬方可满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只需吃1/2根胡萝卜;成年
均衡营养
人每日只需吃1片芒果即可满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只需吃1根芦笋即可满足需要。
5.孕妇需特别注意其安全用量,以免产生畸形儿。怀孕期间,最初摄取量不建议增加。
6.哺乳期女性,在前6个月中可额外增加2500国际单位;后6个月额外增加2000国际单位。
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而脂溶性维生素不像水溶性维生素那样,即便使用过量也不容易发生蓄积中毒的现象,脂溶性维生素使用过量常常可以发生蓄积中毒的表现。
维生素a过量的症状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次性摄入大量的维生素a,可以造成急性维生素a过多,另外一种是慢性累积性中毒。成人如果一次性摄入维生素a的剂量达到或超过90-300mg(即30-100万IU),儿童如果一次性摄入超过90mg(30万IU)就有可能发生急性维生素a中毒。儿童常因为过量摄食鱼肝油所致,因为鱼肝油常用来防治儿童佝偻病,鱼肝油中维生素d含量丰富,但同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成人维生素a过量的症状一般表现在大量摄入维生素a后的6-8小时发生,可能表现为过度兴奋,也有人表现为嗜睡,可能会有头疼、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12-20个小时后会出现皮肤红肿且变厚,接下来发生脱皮,在脚底、手掌等表皮最厚的地方表现最为明显,需要几周的时间才会慢慢的恢复。而婴幼儿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除了有嗜睡或呕吐外,还会出现前囟丰满,眼底水肿等症状,血清维生素a量增高明显,达500μg/L以上,而正常成人应为100~300μg/L。维生素a过量的症状表现的第二种情况是慢性中毒的表现,大多数是因为慢性累积而致。成年人如果每天摄入维生素a的量在24~30mg(8~10万IU),如果不加以注意这样持续半年的话,或者每天9~12mg(3~4万IU),超过8年可引起慢性中毒。而婴幼儿每天摄入15~30mg(5万~10万IU),超过6个月即可引起慢性中毒,也有报告每天仅限7.5mg(2.5万IU),一个月即出现中毒症状,所以,维生素a中毒在儿童来说,比成年人更不容易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