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铜离子是由铜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得到的,显正2价,书写为Cu2+,通常显蓝色,铜离子Cu2+在水溶液中实际上是以水合离子[Cu(H2O)4]2+的形式存在的,水合铜离子呈蓝色,所以我们常见的铜盐溶液大多呈蓝色。
而在氯化铜的溶液中,不仅有水合铜离子[Cu(H2O)4]2+,还有氯离子Cl-与铜离子结合形成的四氯合铜络离子[CuCl4]2-,该离子的颜色为黄色。
当在饱和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或者其它氯化物和通入氯化氢时,溶液的绿色会进一步“黄化”,使溶液呈鲜艳的黄绿色,而粘附在白色瓷壁上的溶液则呈现黄色,这是涉及到物理的张力等改变了四氯合铜离子的平衡常数,使其正向移动;
而在溶液中,大量的水使四氯合铜离子的转化呈可逆,因而无法使其呈现黄色。根据光学原理我们知道,蓝色和黄色的混合色为绿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见的一般浓度的氯化铜溶液呈绿色的原因。
扩展资料:
主要功能
生成铜
铜离子可以通过还原反应生成铜,铜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铜离子,铜盐溶于水或熔融也可以得到铜离子,铜离子可以与氢氧根离子生成不溶于水的Cu(OH)2蓝色沉淀,这也是检验铜离子的方法之一。铜离子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就会生成沉淀。
杀毒
铜离子可以用于杀毒,在游泳池里可以适当添加铜离子,故游泳池水通常为蓝色。
技术参数
形成Cu(OH)2沉淀时的pH
Cu2+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常温下):5.2~6.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离子
1、弱配体时(如Cl-),Cu2+发生sp3杂化,形成正四面体配离子;
2、较强配体时,会发生sp3d2杂化,如[Cu(H2O)2(NH3)4]2+。但由于Cu2+为d9构型,使得姜-泰勒效应较为显著,会发生晶体场形变(拉长),四边形平面上连接NH3的四个键较短,而H2O的两个键较长。所以[Cu(H2O)2(NH3)4]2+有时又会被写为[Cu(NH3)4]2+,称为四配位平面四边形构型。
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活动性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 但当空气中含有硫化氢时,银的表面会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缘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Ag + H2S + O2 → 2Ag2S + 2H2O 银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银能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 Ag +2HNO3(稀)→AgNO3 +NO2↑+ H2O 加热 2Ag + 2H2SO4(浓) → Ag2SO4 + SO2↑ + 2H2O 银在常温下与卤素反应很慢,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生成卤化物: 473K 2Ag + F2→2AgF 暗棕色 加热 2Ag + Cl2 →2AgCl 白色 加热 2Ag + Br2 →2AgBr 淡黄色 加热 2Ag + I2 → 2AgI 黄色 银对硫有很强的亲合势,加热时可以与硫直接化合成Ag2S: 加热 2Ag + S → Ag2S 银易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微溶于热的稀硫酸而不溶于冷的稀硫酸。 盐酸和王水只能使银表面发生氯化,而生成氯化银薄膜。 银具有很好的耐碱性能,不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碳酸盐发生作用。谢谢采纳!
- -水哪里来那么多孤对电子啊……水是单齿配体,只提供一对孤对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