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有上善若水的的人格修养,就能刚柔相济、方圆适宜,正确地处世接物。
上善若水: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上善若水:上善:至高。水:没有生命体,清澈透明,与万物无争;却能自然地由高处流往低处,也可以安静自然地汇集于一处。
方:是规矩、框架,是做人之本
圆:是圆融、老练,是处世之道。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上善若水释义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
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
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意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任”意为:“任凭”“承担”。
“方圆”意为:天地间。
这句话意思就是:一个人只要自己有高的人格修养,有泽万物而不争名利的心态,在纷杂的世间总会处事不惊,活的坦然。
扩展资料: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意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任”意为:“任凭”“承担”。“方圆”意为:天地间。 一个人只要自己有高的人格修养,有泽万物而不争名利的心态,在纷杂的世间总会处事不惊,活的坦然。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或原则。做人处事,虽然要灵活应变,但其最根本的一条“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才是真正的“上善”,才是立身之本。我辈崇尚“上善若水”,自然“任”其“方圆”。方与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也。方在先,规制前置,万物勃发而有序也;圆在后,进、退有据,物理缓急而折冲也。方者,世之经;圆者,事之纬,经定而后纬成,方定而后圆畅,此方圆之所以和谐也。方辨异,圆统同,方圆之间,如日月,如男女,如阴阳,功能、信哲一统,天下可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