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历史沿革

2025-04-06 23:16: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解放初,武当山为均县第四区,1956年改为草店区,1958年改为草店公社,1960年恢复为均县草店区,辖8个公社。
1968年因丹江口水库拦洪蓄水,旱庄、石板滩、草店三个公社被淹没,移民外迁,区址从草店迁往老营。
1975年将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所辖的石家庄大队划入,更名为草店公社,1980年更名为均县老营公社。
1984年更名为武当山镇。为加强景区管理,将丹江口市盐池河乡大湾村、豆腐沟村、丹江口市官山乡五龙宫村划入,同时将六里坪镇鲁家寨村划归为武当山林场管理。
1985年初武当山镇同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合并,1986年底分开。1993年12月,局镇第二次合并,改称武当山局(镇)。
1997年8月湖北省省长办公会议决定将湖北省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与湖北省武当山旅游风景管理局、湖北省武当山旅游局合并。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为正县级机构。改称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赋予县级管理权利,行政区划一直属于丹江口市。
2003年6月17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武当山召开现场会议,明确:在保持现有的行政区划不变,仍然属于丹江口市的前提下,赋予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独立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和权限,实行封闭性管理,并成立湖北省武当山特区工委和特区管理委员会,分别为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与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合署办公。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原为丹江口市武当山街道。1997年11月18日,撤销武当山街道,随后湖北省唯一的旅游经济特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宣告成立,省长助理江泓参加成立大会并主持揭牌仪式。成立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是湖北省政府8月18日在武当山现场办公会议作出的决定。湖北省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与湖北省武当山旅游风景管理局、湖北省武当山旅游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为正县级管理机构。行政区划属于丹江口市。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下辖2个居委会、1个新区、27个村委会:老营镇、十家岭,太极湖新区,左察、磨针井、太子坡、金沙坪、桑树庙、元和观、遇真宫、金花树、井沟、石家庄、杨家畈、老营宫、溜西门、南沟、寨沟、龙王沟、梅子沟、青徽铺、太山庙、锯子齿、龙家畈、瓦房河、紫霄、八仙观、豆腐沟、大湾、五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