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中的五蕴怎样来对应五浊?

2025-04-08 03:40: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没法对应。这都是佛教术语,表达不同范畴的内容,没法相比的。
1、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这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
2、五浊则代表了佛教的一个宇宙元中分别经历的不同状态,尤其是特指末法时代。五浊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合称,分别是:
1)劫浊: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
2)见浊: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
3)烦恼浊: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
4)众生浊,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
5)命浊,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