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最高的山是“老秃顶子”。
秃顶子位于辽宁东部,距桓仁县城70公里,总面积1.5万公顷。辽宁第一峰海拔1376.3米,素有“辽宁屋脊”之称。地理位置在东经124° 49 '06 "— 124 °57 '08 ",北纬41° 16 '38 "— 41° 21' 10 "。属长白山龙岗支脉。森林植被属长白植物区系。
1982年,辽宁省政府将老秃顶子山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尚存有完整的原生植被群落。现有低高等植物232科,1788种;陆生脊椎动物63科,222种;昆虫131科,708种。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17种,野生动物22种。
有古化石孑遗植物紫杉、天女木兰,世界独有的孑遗植物双蕊兰。该区是一个重要的天然物种的基因库,生物学科的研究基地。 简介 老秃顶子因山高气肃,雪消甚晚,绝顶有千余平方米范围草木不生,故名“老秃顶子”。
山麓至山顶,垂直分布为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0余种。野生动物40余种,其中21种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鸟类100余种,鱼类10余种,山果、野菜、药材百余种。
珍稀动物有东北熊、梅花鹿、香獐子、水獭等。有第四纪冰川浩劫幸存下来的世界稀有的古化石植物紫杉,也叫东北红豆杉,有闻名国内外的天女木兰和引起世界植物分类学家、古生物学家极为重视的双蕊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