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兰的野生原种广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集中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范围遍及南北纬30°区域之内,其主要分布区有下列3个(图3):
图3 全球洋兰的三个分布区示意
热带美洲区——北边从古巴、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带和南美西部、北部,南边至巴西和巴拉圭的南部地区,范围包括南、北回归线的巴拉圭的南部地区,范围包括南、北回归线的中间地带,分布所涉及的国家有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巴拉圭、厄瓜多尔、圭亚那、玻利维亚、墨西哥、古巴、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哈马群岛和西印度群岛等。在此区,具有代表性的洋兰有卡特兰属(Cattleya)、蕾丽兰属(Laelia)、文心兰属(Oncidium)、齿瓣兰属(Odontoglossum)、白拉索兰属(Brassavola)、长萼兰属(Brassia)、瓢唇兰属(Catasetum)、爪唇兰属(Gongora)、盔花兰属(Coryanthes)、鹅颈兰属(Cycnoches)、树兰属(Epidendrum)、堇色兰属(Miltonia)、三尖兰属(Masdevallia)、颚唇兰属(Maxillaria)、旋柱兰属(Mormodes)、美洲兜兰属(Phragmipedilum)、捧心兰属(Lycaste)、奇唇兰属(Stanhopea)、箬叶兰属(Sobralia)、凹萼兰属(Rodriguezia)、匈伯加兰属(Schomburgkia)、朱色兰属(Sophronitis)、轭瓣兰属(Zygopetalum)和毛足兰属(Trichopilia)等。这些原产热带美洲的洋兰以亚马孙河流域最多,其次为安第斯山沿线,其分布受山区温度垂直变化的影响,低山区以热带种类为主,而中、高山区则以喜冷凉的种类占优。
热带亚洲和大洋洲区——包括东至巴布亚新几内亚,西至印度西海岸,南至澳大利亚东部,北至中国南部、西南部和喜马拉雅地区。分布所涉及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太平洋诸群岛等。此区具有代表性的洋兰属有石斛兰属(Dendrobium)、万代兰属(Vanda)、蝴蝶兰属(Phalaenopsis)、兜兰属(Paphiopedilum)、兰属(Cymbidium)、石豆兰属(Bulbophyllum)、鸟舌兰属(Ascocentrum)、鹤顶兰属(Phaius)、独蒜兰属(Pleione)、虾脊兰属(Calanthe)、火焰兰属(Renanthera)、钻喙兰属(Rhynchostylis)、贝母兰属(Coelogne)和蜘蛛兰属(Arachnis)等。
热带非洲区——主要局限于海岸地带以及一些海岛的山地森林之中,分布所涉及国家包括几内亚、肯尼亚、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尼日尔、赤道几内亚、卢旺达、刚果、扎伊尔、加蓬、安哥拉、赞比亚、莫桑比克、南非、马达加斯加和毛里求斯等。此区代表的洋兰的属有安格兰属(Angraecum)、帝沙兰属(Disa)、朗加兰属(Rangaeris)、空船兰属(Aerangis)、豹斑兰属(Ansellia)、美冠兰属(Eulophia)和拟蕙兰属(Cymbidiell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