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是第20号元素,原子量为40.08,在人体的各种元素中含量居第五位,占人体总重量的1.5%~2%,达到1200~1300克。在骨和牙齿中含钙最多,达总钙量的99%,组成人体的支架,并作为机体内钙的储存库。其余1%的钙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统称为混合钙池,与骨骼钙保持动态平衡,为维持所有细胞的正常状态所必需,在体内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钙不仅是构成骨骼的重要矿物质元素,支持机体,保护重要脏器,是机体完整性的一个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在机体各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钙在各组织包括骨组织中的含量相对稳定,但钙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在人体各组织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钙的交换。骨组织与细胞外液也时时进行着钙的交换,新骨不断地形成,旧骨也不断地被吸收,这就是骨钙的新陈代谢过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骨矿物质的形成率超过重吸收率。在人的生命后期,骨的重吸收则超过形成。因此,在正常的衰老过程中,骨质逐渐丢失。骨骼的生长需要钙的正平衡,直至到达骨质峰值为止。钙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并调节人体的激素水平。钙对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肌肉的兴奋及细胞的多种功能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神经、肝、红细胞和心肌等的细胞膜上都有钙结合部位,当钙离子从这些部位释放时,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钙调节细胞内信号的触发,改变细胞膜对钾、钠等阳离子的通透性。因此,有人称钙为一些激素的细胞内信使。钙参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肌肉的兴奋、神经冲动的传导、激素的分泌、血液的凝固、细胞黏附、肌肉收缩等活动都需要钙。钙能解除失眠,调节心跳节律,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渗出,控制炎症与水肿,维持酸碱平衡。成年人体内含钙约1200g,其中99%存在于骨骼与牙齿,其余在体液和软组织中。【生理作用】1.是构成骨骼及牙齿的主要成分。钙在脑细胞中还起着提高记忆力的重要作用。2.维持肌肉、神经正常兴奋和心脏正常搏动。3.促进血液凝固、维持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等。坚强的骨骼需要钙;流血的伤口需要钙;健美的肌肉需要钙;跳动的心脏需要钙。【哪些人须钙量大】①婴儿、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②食糖量过高;③高温生活、生产作业的人;④过量饮酒、抽烟;⑤运动员,或运动量大的人;⑥服某些药,如抗生素(青霉素等);⑦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影响;⑧另外还有一些尚未确定的因素也影响着钙的吸收。【钙与高血压】高血压是由血管、心肌收缩引起。血管肌肉收缩,血管内腔变窄,血液不容易流动,于是血压升高。另一方面,由于心肌收缩,排出血液的力量增大,所以血压也会升高。这种肌肉的收缩,是由钙进入肌肉细胞中引起的。也就是说,血管、心脏的肌细胞中钙含量增加时,肌肉就会收缩,血压就会升高。【科学使用钙剂】①不宜空腹服用钙剂:因为很多钙剂都是不溶性的,需要被胃酸溶解后才能被吸收,而人在空腹的情况下胃酸分泌很少,只有在就餐时才能促进胃酸分泌;②夜间补钙好:鉴于钙代谢的特点,夜间人体对钙的需求相对较大;③服钙后要多喝水:服钙后常出现口渴多尿,这是因为服钙后会引起血浆盐浓度增加,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引起口渴。同时,钙还会促使心脏分泌心钠素,心钠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利尿剂,它可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抑制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增加,引起渴觉。【影响钙吸收的因素】①植酸、草酸影响钙的吸收;②膳食纤维影响钙的吸收;③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游离脂肪酸过多,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钙皂,从粪便中排出;④过量的酒精、尼古丁;⑤体内维生素D不足时,钙结合蛋白质的合成减少,钙的运载能力降低,钙的主动吸收能力下降。【促进钙吸收因素】①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在肠道中的吸收;②乳糖能促进钙的吸收;③膳食中蛋白质供应充足,有利于钙的吸收;④适宜的钙磷比值可促进钙吸收;⑤酸性介质有利于钙的吸收;⑥运动可增加钙的吸收;⑦激素对钙的吸收作用很重要。【缺乏】神经细胞和大脑细胞都需要钙,缺乏可引起情绪不安,身体疲劳、性情暴躁、失眠、无精打采、精神不集中、智力发育迟缓、运动能力下降,甚至引起弱智,佝偻病和软骨症等。骨骼疾患:如果长期摄入不足,超出人体的代尝能力,就会导致骨骼的病变。婴幼儿可见颅骨软化、方颅及鸡胸等,严重时可发生下肢畸形,出现X型腿或O型腿;小婴儿还会因血钙降低而出现喉痉挛、手足抽搐等(佝偻病又称软骨病)是小儿的常见病;成人则可发生以骨痛、肌无力和骨压痛为主要症状的骨软化症;老人因缺钙而致骨骼大量脱钙,发生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折;原发性高血压:是成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十分复杂,与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及高钠饮食等都有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有人测定不同年龄个体的主动脉壁中胆固醇与钙的含量,发现二者与年龄成正相关,即年龄越大,血管壁中钙与胆固醇的含量越高。长期缺钙会造成人体钙代谢紊乱,首先引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造成人体“钙迁徙”,即硬组织中的钙迁移到软组织和血液中,造成硬组织脱钙软化、软组织多钙硬化的紊乱局面。成人的供给量为每天0.6g,运动员每天为1.5g。【摄入过量】会造成软骨硬化、白内障、胆结石、粥样硬化等。【来源(mg/100g)】海产品:带骨刺鱼松7705、虾皮2000、虾米677、田螺1357、鱼松3970、海带1177、紫菜343、大黄花53、鲫鱼79、胖头82、泥鳅299。肉蛋类:猪肉6、猪肉松41、牛肉7、牛肉松76、牛肚17、羊肉10、兔肉12、鸡9、鸡爪36、鸡蛋44、鸡蛋黄112、动物血、(乳制品)牛奶120、全脂奶粉1030。果菜类:苹果4、梨11、柑35、桃6、杏14、柿9、香蕉7、草莓18、菠萝12、桂圆6、柠檬101、枣22、橄榄49,生花生8、炒花生47、葵花子72、核桃56、杏仁71、炒榛子815。黄豆367、黑豆250、芝麻酱870、油菜140、芹菜307、南瓜子、榨菜、黄花菜、蚕豆、木耳。牛奶的吸收利用率为87%、生菜84%、白菜73%、胡萝卜63%、芝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