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作姓氏读作tà或tuò。
“拓跋”氏。在宋版在《百家姓》中排第454位。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鲜卑族是一个“以山为号”的民族,最早生活在大鲜卑山,位于现在大兴安岭的北麓,过着游牧生活。
扩展资料
拓姓起源: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
东汉、魏晋时期,中原内乱,鲜卑族内迁中原地区。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实施改革。孝文帝将王族改为元姓,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拓姓
“拓”作姓氏读:[ tuò ]
读音[ tuò ]的释义:
1、开辟,扩充:~荒。开~。~展。~落(a.宽广;b.潦倒失意。亦作“落拓”)。
2、以手推物:“孔子之劲,能~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3、姓。
读音[ tà ]的释义:
在刻铸有文字或图像的器物上,涂上墨,蒙上一层纸,捶打后使凹凸分明,显出文字图像来:~印。~本。~片。
字源演化:
说文解字:
相关组词:
1、拓展[tuò zhǎn]
开拓扩展:~疆域。研究领域有待于~。
2、拓宽[tuò kuān]
开拓使宽广:~视野。~思路。~路面。
3、拓里[tuò lǐ]
以金属衬托器物的里层。
4、拓书手[tuò shū shǒu]
摹写书籍文字的人。
5、横拓[héng tuò]
横行,放纵。